-
固始迁闽考
-
作者:劉琳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固始 唐末五代 福建 宋代 移民史 文集 福州 泉州 酒文化 王安石
-
描述:考》卷一一载,到北宋元丰三年,福建路共
-
留些好的给别人:吴宏一《留些好的给别人》随札
-
作者:陈庆元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授 大图书馆 福州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福建 橘子 台湾大学 母亲 清代
-
描述:此地步,令人扼腕。惯例,假期图书馆每周开放一至两次(古籍部一次,基库两次),师大图书馆的方馆长和古籍部的郑主任,特地为吴教授开馆接待,风雨天,他们放弃休息,令吴教授和我都十分感动。此行,吴教授赠《留一点好的
-
“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
-
作者:刘毅 窦重山 来源:日本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茶道 物我合一 日本曹洞宗 物我两忘 日本传统文化 淡泊无为 禅僧 以和为贵 艺术形式
-
描述:“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辽宁大学窦重山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夺葩。其产生、发展、定型的全过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并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能体现茶道思想及审美
-
从翁隆盛茶号到牡丹亭
-
作者:陈超 来源:每日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旧址、方裕和南北货店……百年老店不怕巷子深的淡定俯拾皆是。
翁隆盛茶号也在其中,现在改了门头叫御乐堂
-
用三杯茶的时间怀念牡丹亭
-
作者:糖朝 来源:中外烟酒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是遭遇了100%的青春。 可是,谁才是我可以疗伤的糖?思量中,我开始喝茶,用三杯茶的时间怀念《牡丹亭》,恍惚间明白了:这戏,是恹恹困倦又清醒到骨子里的青春,如同喝茶的境界,第一杯浓似人生,第二杯甘如爱情
-
王安石的茶故事与法思想
-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法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域少主
宋代彭乘著的《墨客挥犀》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王安石当翰林学士时,有一次去拜访当时的点茶大师蔡襄,即蔡君漠(宋代茶书《茶录》的作者)。蔡襄久仰王安石大名,想在茶艺上得到他
-
《东岭茶饴》考
-
作者:张翊华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上池 东乡县 王临川 周原 甜茶树 茶苗 王氏 抚州 家乡
-
描述:古为今用之意义。
-
历朝茶制考析
-
作者:吴英藩 魏业民 来源: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茶马交易 公元 考析 茶农 景德镇 榷茶 财政收入 王安石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描述:历朝茶制考析吴英藩,魏业民(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高安市祥符茶场)我国茶制是自中唐以后开始的,由于茶叶生产不断向前发展,销售量越来越大,统治者认为必须施行茶制,加以控制,以期从中获得利益,增加
-
水之于茶多有讲究
-
作者:阿亮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水的质量 妙玉 十分之 茶叶质量 清代学者 张大复 太医院 《红楼梦》 自来水
-
描述: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也不无道理,即“水”对于“茶”有
-
茶米,茶桌仔与早茶
-
作者:张水存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茶桌 早茶 茶叶贸易 王安石 本草拾遗 厦门 饮茶 生活中 茶文化
-
描述:本草拾遗》又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