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与弼耕读教育思想
作者:付忠莲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与弼  耕读教育  小陂书院 
描述:与弼为明代理学开山人物.他创办小陂书院,倡导耕读教育思想,培养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其耕读教育形式独特,内涵旨在立德进德.多为弟子所继承和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炳新:我是一匹头马!
作者:吴炳新 刘宏君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  管理效益  管理效益  相结合  相结合      企业  企业  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  消费  消费  普遍性  普遍性  人生历程  人生历程 
描述:三株是匹头马,要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绕不开三株,要骂也得骂,要褒也得褒。你要不写,就不是真正的历史。总结我这70年的人生历程,我觉得我做了两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一件是创造了三株奇迹,另一件
曾的杜诗研究
作者:黄威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能改斋漫录》  杜诗 
描述:曾的《能改斋漫录》是南宋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曾对此书中所论杜诗涉及的史实与用典出处做了大量考证,对杜诗的文字作了勘定。他的意见多为后世注杜者所采用,对理解、鉴赏、研究和学习杜诗有着很高的价值。
炳的《竹雀图》
作者:应洁  来源:少儿书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表现题材  表现题材      发展史  发展史  画院  画院  绘画  绘画  画家  画家 
描述: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表现题材,画院中有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因此,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牡丹亭》奇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韵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牡丹事》 
描述:。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奇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再现源语的意象。 2.汪榕培主要解释隐喻的意义。 3.奇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
四方歌曲必宗
作者:韩晗  来源:传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歌曲  苏州  艺术  文化底蕴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白先勇  昆山腔 
描述: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但绵延百年而不衰,它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无狂喜过望,照旧以以前的形式平淡生活。四方歌曲必宗门,那门宗谁呢?
炳新美国宣讲“消费论”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记者 段海涛)4月15至5月4日,受美国休斯顿大学维多利亚商学院邀请,济南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炳新就其著作《消费论》的基本理论及核心价值在美进行了4场精彩的专题演讲,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
有感于炳才的“三比三不比”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普法23年。他的故事,传遍全国。他的名字,叫炳才。(12月10日《东楚晚报》) 老生前要算一个名人。
大城县科技养猪带头人——炳英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通讯员邱艳华靳雅娟张欢迎 今年38岁的炳英是大城县臧屯乡梁贾村的养猪大户。提起炳英的名字,臧屯乡十里八村的养猪户没有不知道的,在梁贾村她更是家喻户晓的能人。十多年来, 炳英历经了科技养猪
炳新:重塑三株老当益壮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自56岁创建三株至今,炳新马不停蹄。他兑现了自己63岁时说的话:我要干到70岁。 实际上,他今年已经72岁。发鬓有些花白,老人斑也悄悄爬上了他的面颊和双手。 不过,这位已经沉寂多年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