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38)
报纸(1469)
图书(399)
会议论文(75)
学位论文(7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89)
地方文献 (220)
地方风物 (214)
红色文化 (45)
宗教集要 (38)
才乡教育 (21)
非遗保护 (18)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827)
2012(342)
2008(169)
2005(134)
2002(104)
1997(91)
1994(62)
1993(45)
1990(44)
1989(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8)
人民日报(113)
宁波日报(17)
法音(11)
新华月报(10)
中国新闻(3)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3)
民族艺术研究(1)
都市消费晨报(1)
作文升级(1)
“同志”小考
作者:张杰  来源:中国性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中国  古代  文学评论 
描述:见到大家我能不高兴吗”一日孔子让他的几位弟子各言其志,点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听罢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你说得太好了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重论巩对宋诗的贡献
作者:刘妍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诗歌  北宋诗歌  创作观  创作观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描述:反映了他对时事和政治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的咏史诗,或借古讽今,曲折的反映社会现实;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第六部分巩的酬和诗数量很多,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与仰慕,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家人的思念
巩的救灾理念与实践
作者:谭家健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救灾理念  救灾理念  救灾实践  救灾实践 
描述:助绍兴大旱大疫的措施,巩的救灾理念和实践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布《水调歌头》大曲述略
作者:李俊标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大曲  大曲 
描述:布本人以至北宋的变法革新运动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欧阳修对巩散文的影响
作者:李彤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欧阳修      散文  散文 
描述: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注重奖掖后起之秀,巩就是其中之一。在其指导下,巩改变了早期散文气势外露而内蕴不深的文风。他的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观点也影响着巩的散文创作实践和理论。
巩《墨池记》鉴赏
作者:王水照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修养  仁人  临川  书法成就  新城  书法家  学习  张芝  题外 
描述: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江西省相山铀矿成矿模式探讨
作者:邵飞 陈晓明 徐恒力 黄辉明 唐相生 邹茂卿 何晓梅 李梅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成矿物质迁移  成矿物质迁移  成矿模式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  相山铀矿 
描述:了火山岩成岩过程是成矿物质的富集过程,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演化孕育了相山火山盆地50Ma的成矿过程,流体降温、浓缩、混合等成矿机制的耦合,促使了铀沉淀、成矿。
相山铀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作者:邵飞 陈晓明 徐恒力 唐湘生 邹茂卿 胡茂梅 何晓梅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铀源  铀源  相山矿  相山矿 
描述:源到汇之间的物质转移。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铀向气液转移,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期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也促使了基底片岩、流纹英安岩中的部分铀进入成矿溶液。
相山铀矿沙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作者:王蕾 张树明 蒋振频 郭国林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成矿深度  沙洲铀矿床  沙洲铀矿床  相山  相山 
描述:度的规律性不甚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密度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获得的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分别是578m和537m,矿床形成后遭受过较大规模的剥蚀作用,其剥蚀深度大约在190~240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