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梁启超年谱学理论与实践
-
作者:周生杰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谱主 文献学 陶渊明 近代中国 王安石 考证 理论与实践 学术大师 朱舜水
-
描述:梁启超是近代文化巨匠、学术大师,他在历史学、政治学、文献学、文化学、文学和社会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近代中国许多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其短暂而忙碌的一生中,写下了约
-
讨论式课堂教学实践
-
作者:彭永军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 我国古代 师生关系 讨论法 陆九渊 学生差异 教师 百家争鸣
-
描述:我国古代教育家陆九渊指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在今天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平等,教学民主,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崇尚个性;而学生应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要达此目的,"讨论法"显然是个好办法。正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
-
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
-
作者:钱忠平 来源:画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实践 艺术理论 克罗齐 王安石 意象 艺术现实 概念 批评家 直觉 理论批评
-
描述:哲学的、科学的或历史的范围。克罗齐所言,正是艺术创作与理论批评之间隔膜存在的原因所在,艺术理论不具有指导艺术实践的必然性,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只能各行其是。关于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二程
-
个体生命的勃兴与超越——由《聊斋》看蒲松龄的个体生命意识
-
作者:张莉莉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个体生命 《聊斋》 知己之情 鲁公女 生命活力 孙子楚 《文心雕龙·知音》 主体价值 汤显祖
-
描述:个体生命的勃兴与超越——由《聊斋》看蒲松龄的个体生命意识
-
洞山良价的生命论
-
作者:杨雪骋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曹洞宗 良价 生命论
-
描述:本文通过对洞山良价语录等文献的考察,梳理、归纳出良价的生命论:以认识世界的本质、认识自性为人生“大事”;根据对体用关系、空有关系的把握层次,创立偏正五位、君臣五位等学说,作为“明大事”的修行阶梯
-
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
-
作者:陶尔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
-
尊崇生命过清明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自打2008年起始,国家公布将清明节与其他几个传统节日明确为法定节日以后,这个日子越来越受到关注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后来,演变成为纪念先祖和前人的节日,确与此前一、二日的寒食节有关系。传说中的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
-
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
-
作者:陶尔夫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诗意” 晏殊 词人 《破阵子》 古诗词 季节变化 《蕙风词话》 欧阳修 内心活动
-
描述:“珠玉”就其形体而言,似乎接近渺小了,但因它有一种耀眼的光辉,结果却显得很大,并由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晏殊《珠玉词》的性质就有些与此相近。晏殊只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几乎都是短小的令词,既没有关乎家...
-
安全不应是金钱与生命的博奕
-
作者:伊文 来源:安全与健康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事故 矿难事故 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 侥幸心理
-
描述:因为频繁发生的矿难,在一些年份的某些时段,死亡在一些重点产煤区不再是什么重大事件。我们每年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几次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对不合格的煤矿“坚决取缔”和对相
-
生命教育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
作者:林小红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大学生 必修课 思想政治教育 生理发育 心理发展 生活节奏 独生子女
-
描述: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