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全意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探微
作者:向钘  来源:前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意义理论  理论条件  探微 
描述: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理论条件,周礼全意义理论能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90年代形成体系,也不例外。通过查阅与周礼全有关的文献资料后,发现他在西南联大读大学时所学的逻辑知识、当时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
临川文化数据库的评价与建议
作者:杨福来 王筱明 胡光林 张文华  来源: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数据库建设  评价原则 
描述:根据数据库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本文针对东华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的临川文化数据库资源作一个客观评价,并对该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关于晏殊珠玉词的评价问题
作者:李独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于晏殊珠玉词的评价问题
曾巩妙语评价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通辽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巩像 曾巩和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都在宋朝做官,二人诗文俱佳。曾巩比王安石年长两岁,私交很好,在王安石未成名之前,是曾巩将他引荐给了欧阳修。 曾巩为人正直宽厚,襟怀坦荡。有一次神宗皇帝召见曾巩,并问他,“你与王安石相交多年,王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曾巩不因为自己与王安石多年的交情
课堂教学评价应是长期工程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课堂教学评价应是长期工程
从郭沫若评价王安石说开去
作者:杨胜宽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郭沫若  《明妃曲》  以人民为本位  历史人物  人民本位  阶级分析  人生失意  司马光  阶级意识 
描述:从郭沫若评价王安石说开去杨胜宽在郭沫若为之翻案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武则天、李白、杜甫、李岩都曾引起过强烈反响,甚至经久不息的争议,唯独王安石成为一个有趣的例外。1946到1947年,郭沫若开讲座
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
作者:李启谦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鲁国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文化传统  君主专制主义  左传  亲亲  周礼  先王 
描述:取这个经验。孔子是鲁国人,从童年到五十四岁,除了到齐国住了一年多,到周王朝的京都雒邑访问了几天以外,基本上没离开过鲁国。应该说,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在鲁国这个特定的社会环
关于《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的评价问题
作者:李书源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  鸦片烟  禁烟运动  评价问题  道光帝  清政府  黄爵滋  史学  道光朝 
描述:代史》,一九五五年版第20页)。范老的这一观点一直被人沿用,近年来问世的一些著作,如杨国桢先生的《林则徐传》来新夏先生的《林则徐年谱》等专著,都重复
关于吴炳戏剧艺术的评价问题
作者:于成鲲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家  爱情故事  思想境界  婚姻  汤显祖  吴炳  戏剧艺术  评价问题  忠君爱国  结构 
描述:把他与汤显祖相提并论.在《闲情偶记》中,他把汤显祖的《还魂记》与粲花五种作了比较,说:"吾于近剧中取其俗而不俗者,还魂而外,则有粲花五种.皆文人最妙之笔也.粲花五种不仅在此,才锋笔藻,可继还魂;其稍逊一筹者,则在气与力之间耳.还魂气长,粲花短促.还魂力足,粲花略亏.虽然,汤若士之四梦,其求气长
试谈有关苏轼评价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乃昌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东坡  “四人帮”  大地主阶级  儒法  改革主张  几个问题  熙宁  保守思想 
描述:响,正确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有必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一分为二的方法,对苏,轼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展开讨论。本文拟就几个问题,谈谈初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