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食录》的艺术特色
-
作者:赖思颖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艺术特色
-
描述:足以代表乐钧文学成就的,是其文言短篇小说《耳食录》。它作为一部成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在艺术上很难超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是它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范汀霏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满江红 辛弃疾词 艺术特色 作者 孟浩然 英雄 色貌 作品 女子 王安石
-
描述: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的一位重要词人。王静安先生就曾经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赞他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
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
作者:潘丹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众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三度创作 牡丹亭
-
描述:理、观众的作用等方面。李渔谈观众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创作论,所以观众论与创作论紧密结合,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李渔观众论在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上表现出独特
-
王阳明的本体功夫理论
-
作者:屠承先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本体 哲学体系 思孟学派 陆象山 程朱 矛盾 怀疑
-
描述:王阳明的本体功夫理论屠承先一、王阳明本体功夫理论的提出王阳明哲学,特别是本体功夫理论,从理论渊源来说,则是对陆象山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这种继承和发展,王阳明又是从学习程朱学说开始,在发现
-
论王安石造就人才的理论和实践
-
作者:俞启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论王安石造就人才的理论和实践
-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
作者:周锡山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儒道佛 情至论 神韵说 “情至”论 戏曲创作 《牡丹亭》 文学批评 理论贡献
-
描述:佛三家精华相结合之产
-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
-
作者:顾聆森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国古代戏曲 《西厢》 《琵琶记》 《牡丹亭》 王世贞 汤显祖 《拜月亭》 戏曲理论批评 文学性
-
描述: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顾聆森戏曲理论批评与戏曲活动与生俱来。但在它的前期,只不过局限于对词藻的品评或从事考证本事、源流等一些表层活动。随着昆曲实践的发展深入,品曲的理论建树以其瞩目的广泛性与深刻性
-
王安石的人才理论与实践
-
作者:孟天运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理论与实践 人才思想 改革型人才 培养人才 范仲淹 选拔人才 礼乐刑政 造就人才 人才理论
-
描述:书全文净字数8565个,洋洋洒洒,又号称万言书。这年王安石38岁。在《言事书》中,王安石主要阐述了这样几个问题:(一)人才是变法的前提;(二)改革型人才的标准;(三)如何培养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贫乏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展开来看。(一)人才是改革的前提自来仁宗以来,兵日益增,官日益冗,费用开支也日益大,对外与西夏的战争搞得焦头烂额,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疲于奔命。兵日益增而战斗力每况愈下,冗兵冗官冗费造成的财政危机更是非常严峻,积贫积弱的局面积重难返,形成了北宋中期的巨大危机。为此,庆历年间仁宗用范仲淹、富提等人发起“庆历新政”,企图刷新政治,扭转危局。但宋仁宗本人是个耳软心话,有始无终的人物,一旦与西夏讲和,内外危机暂时缓解,他就在保守势力的舆论压力下罢免范、富等人,“庆历新政”也随之烟消云散,积贫积弱局面依然如故。王安...
-
理论也应是美的
-
作者:孤猎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理论也应是美的
-
唐宋八大家的应用文理论及其意义
-
作者:周楚汉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应用文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主要表现 中书舍人 理论意义 文体概念 曾巩 王安石 公文
-
描述:事,爵德官能之际,所以播告天下,训齐百工,必有诏号令命之文,达其施为建立之意。皆择当世聪明隽义、工于言语之臣,使之敷扬演畅,被于简册。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