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常用语汇意象论二晏词之异
-
作者:唐红卫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词
-
描述:常用语汇和意象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词人词作的风格。根据统计数据,晏殊喜欢大量使用清新明朗的语汇和意象,晏几道喜欢大量使用哀感顽艳的语汇和意象;从而分别导致了晏殊词作温润闲雅的风格和晏几道词作缠绵
-
晏殊诗中的酒意象分析
-
作者:肖昌菊 章文明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诗 酒意象 魏晋名士 高逸情怀
-
描述:通过对晏殊诗中丰富的酒意象进行分析,释读出晏殊诗作中有赞美与祝福之酒、向往文酒雅会的行乐之酒、相思浓愁之酒、从容超脱之酒,管窥出晏殊不同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文化心理上,酒意象与魏晋名士的组合连用
-
王安石:不能把人当牲口使
-
作者:仁爱 来源:中学生阅读中考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交通工具 司马光 轿子 宋代 用人
-
描述: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到宋代就相当普及了,当宫的通常都坐它。然而,宋代也有少数高官是不肯坐轿子的。宋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司马温公(司马光)为西京留台,每出,前驱不过三节。
-
江河的空间:从王安石与二程的义利观比较看江河文化对生存空间
-
作者:胡芝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程 二程 王安石 王安石 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 生存空间 生存空间
-
描述:和二程的义利观比较为切入点,梳理比较二者对于义利的看法,分析其观点背后的学术支持,以期发现其观念中关于生存空间的架构。从而一窥显性于传统中的黄河文化和相对隐性的长江文化对于这个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探讨。
-
欧阳修与王安石嘉祐元年诗歌互赠再议
-
作者:陈冬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互赠诗 孟子 韩愈
-
描述:的原因。欧阳修在明了王安石的心意之后,迅速转向了新的接班人的寻找。嘉祐二年科考,苏轼的登台,与此次欧、王诗歌互赠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
严谨的游戏--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论析
-
作者:衣若芬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诗 胡笳十八拍 蔡琰 叙事
-
描述:,作品多违约六十余首。以往关於王安石集句诗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三个方面: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集句诗的创作、特色与优劣。从宋诗学的侧面,分析「以故为新」、「以才学为诗」的诗学理论与宋代集句诗
-
从王安石、苏轼的拟寒山诗看宋诗的佛教底色及其演进
-
作者:夏帅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特征 王安石 苏轼 拟寒山 佛教
-
描述:寒山诗是一个复杂的诗歌现象,在宋代已经完成了禅宗诗人的形象定型,从王安石、苏轼两个不同程度受佛教影响的诗人对他的模仿,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旨趣,也可看出宋代禅宗势力在朝廷推动下的扩展和宋诗佛教底色的渐
-
探索具有云南特色城镇化道路
-
作者:刘晓颖 段培灿 庄俊华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探索具有云南特色城镇化道路
-
《诗薮》的体制特点及理论特色
-
作者:王明辉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体制特点 理论特色
-
描述:展理论;"法、悟、化"三阶段的创作理论;"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并重的审美理论。
-
文人济世的摇落之悲: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与范仲淹、王安石殊
-
作者:热依汗·卡德尔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素福·哈斯·哈吉甫 范仲淹 王安石 理想抱负
-
描述:社会的凄惨结局也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