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作文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作文
作者:孙祥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唐伯虎  故事  骆驼  墙角  朱自清  赵佶  王安石  梅花  孔雀 
描述:请画相通,古今一理,为为画为文,古今珍闻甚多,如花丛,如绿洲,采摘一二,稍加品味,即启迪无穷。
王安石成拙
作者:张志超 李统元  来源:读写月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成拙
名人“点金成铁”的故事
作者:蒋文军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普遍性  特殊性  调查研究  故事  事物  发言权  菊花  笑话 
描述:闹出“点金成铁”的笑话。下面三则故事,供同学们借鉴。(一)苏东坡续
析字故事
作者:张法和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法  民间文学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王安石  流传  巧用  大学士 
描述:析字,又叫拆字。是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推衍、附会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和民间文学中,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析字故事
半塘故事
作者:徐文高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地名  明代  虎丘  董小宛  清代  会馆  王安石  唐代  历史上 
描述:半塘,顾名思义就是山塘之半,位于山塘街中部,是历史上七里山塘浓墨重彩的一页。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地名。赵嘏有《入半塘》
名家写作故事(三)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写作  名家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描述: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增色不少。而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选用过
幽默猜谜故事之对字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少年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谜  故事  猜谜  幽默  王安石  朋友  游戏  谜语 
描述:一次,王安石跟一位要好的朋友玩拆字游戏,他对朋友说:“我出个谜语让你猜。”朋友点头答应。王安石便说:“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请你猜一下这是个什么字?”
沈遘的使辽初探
作者:邓婷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王安石    科学家  政治家  欧阳修  梅尧臣  黄庭坚 
描述:沈遘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从侄,皆属钱塘沈氏。沈括与沈遘主要活动在神宗朝,有别于以欧阳修为首的嘉口名士与苏轼主盟的元口文人集体,属于王安石新党~派的作家,沈遘在北宋中期享有文名,梅尧臣
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
作者:罗文明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王  对立统一  福建连城  古典诗词  艺术手法  诗中有画  充满生气  画中有诗  黄庭坚 
描述: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入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
析字故事摭拾
作者:张法和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法  民间文学  王安石  修辞方式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北宋  流传 
描述:析字,又叫拆字。是对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分析,或看到别的字有一方面跟它相合、相连,随即借用或推衍上去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中,在民间文学中,都流传着不少有趣的析字故事。《齐东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