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论《牡丹亭》的至情表现
作者:章颖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梦中情  梦中情  人鬼情  人鬼情  人间情  人间情 
描述:情感。而只有认识了自我主体和生存的环境,且能为了理想而不畏生死的考验,方能营造出"有情"世界。
《花间集》汤显祖评点之研究
作者:吴新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语言与手法特色  词学观 
描述:。《花间集》评点与《牡丹亭》创作,是两相发明的。《牡丹亭》的曲辞绮丽典雅,分明带有花间味,而又情韵悠扬。汤显祖认为“词”这一文学样式是上承《诗经》、骚赋而来的,是乐府、绝句的自然发展;《花间集》溯源而上
汤显祖:从情理之辩到真情与真色
作者:李名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情理  真情  真色 
描述:的“理学”思想,而是源于理学教条,套用于人们身上那逐渐僵化、迂腐及虚假的世俗的“礼”。具体来说,就是以人性中“真情”来对抗理学应用所繁衍的“迂腐礼教”、“虚礼”以及“奸伪堕落的人性”。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以真色与真情对抗伪假,以“梦”、“死生”、“奇谲”或“狂狷”来对抗败坏、奸伪的人心,以真色与真情来对抗“无处不假”的沉沦时势。
由《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的情理观
作者:刘璇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真情  理性  政治理想 
描述:幅,表达出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梦”之比较:以“临川四梦”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苏丹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临川四梦”  仲夏夜之梦  异同 
描述:"梦"是一种无法避免生理现象。它让几乎同时的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之间多了一份关联。本文拟将汤显祖之"临川四梦"与莎士比亚之《仲夏夜之梦》进行对比,通过对二者戏剧中之"梦"的解读,分析二者之"梦"的异同。
汤显祖借“笔” 妙讽张居正
作者:张振旭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汤显祖  “笔”  才子  王勃 
描述:一天,张居正在卫兵护拥下来会见临川才子汤显祖。一见面,张居正要卖弄文才:“汤才子仙乡乃产笔名地,故王勃在僻王阁序》里写有‘光照临川之笔’的佳句。汤才子如带了几支来京。可否让老夫一饱眼福?”
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说”研究
作者:陈荣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超越论  汤显祖  至情说 
描述:景。其次是汤显祖至情说的提出,是道学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王门后学思想发展的一部分。第三点是对于生死超越论的定义,定下本文研究的理论基调。 文章正文部分,第一章提出“至情说”是汤显祖思想中的核心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者:柳眉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至情  汤显祖 
描述:“人性”一直是白先勇关注的焦点,以“情”贯穿始终,而“至情”是其表现人性、追求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说”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上刻画出了男女主人公生死间的“至情”,以情反理
「临川四梦」的文化书写与汤显祖文人形象的虚拟塑造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剧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人形象  虚拟塑造 
描述:才能的「相為賞度」審美愉悅相涵詠。湯顯祖作為有明一代的文化名士,他所心精力一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而在他看來不過是「小技」的傳奇。湯顯祖一生真正的心靈矛盾和苦悶在於文章名世與大道踐履的抉擇兩難。而矛盾的根源在於湯公具有強烈的對家族、師友和社會所期許於他的慧命擔當意識,這也激勵了他「深心延不朽」的不朽之思。可當大道難以踐履時,文章名世也難以理成前緒,其根由一在「數不第,輾轉頓挫,氣力已減」,一在「薄氣不能免俗」,「遂拓落為詩歌酬接」,而「大雅久不作」。這種「道」與「藝」既間離又假合的詭吊,正是明清之際文人形象的虛擬塑造玄機。
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讽世内容与讽世特征
作者:黄三平 许宪国  来源:求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讽世内容  讽世特征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蕴含了深厚的讽世意识,讽世内容大致可分为官场社会、时事政治、礼教和人性三个方面。讽世意识贯穿于"临川四梦"始终,"临川四梦"的讽刺是多指向的,讽刺最多的是仕宦人生和官场。"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