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1)
报纸(392)
学位论文(55)
会议论文(44)
图书(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6)
才乡教育 (257)
地方风物 (132)
地方文献 (114)
文化溯源 (104)
非遗保护 (45)
宗教集要 (21)
红色文化 (17)
按年份分组
2014(165)
2013(87)
2012(114)
2011(103)
2010(122)
2008(66)
2007(74)
2006(56)
1999(17)
1993(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9)
抚州师专学报(35)
文教资料(4)
现代语文(4)
中学理科:综合(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文史参考(1)
幸福(悦读)(1)
求实(1)
晋中学院学报(1)
江西相山铀矿田邹家山铀矿床蚀变特征及热液来源
作者:姚宏鑫 吕古贤 聂江涛 郑光高 曹小兵 徐普林 张锋 朱随洲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铀矿床  热液蚀变  成矿物质  元素地球化学  江西 
描述:表明,成矿物质可能并不来源于赋矿围岩,而是来源于流纹英安岩岩浆。进一步根据与成矿关系密切的13种元素的R型聚类分析,将邹家山矿床成矿热液系统划分为高温成矿热液系统和中低温成矿热液系统。
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入元以来江西士大夫群体研究管窥
作者:腰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江西  士大夫  交游 
描述:弥补学术的空白。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何中的家族。何中出身抚州乐安宦族,代有显人,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家庭成员并梳理出若干支谱系。第二部分则侧重研究何中本人,包括其生平、经历、出游情况(路线、地点)的考据。下篇主要研究何中的社会网络。何中的交游十分广泛,涉及名儒耆老、贵宦名绅、硕儒文豪和方外人士等多种类型。他们之间通过诗文唱和、鉴赏品评、抒情达意、游历山水、题诗作序,促进了元代初期江南文坛的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内容。
临川致力打造文化名片
作者:刘力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  文化名片  文化事业  新农村建设  资源共享系统  图书信息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程  文化广场  抚州市 
描述:临川致力打造文化名片
《长生殿》对临川戏剧的吸收与承继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承继  吸收  戏剧  临川  《牡丹亭》  人物形象  社会生活  思想倾向  作品 
描述:《长生殿》对临川戏剧的吸收与承继
临川一中严把校园安全“门”
作者:梁家田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安全隐患  临川  安全工作  校园安全  安全事故  领导小组  安全管理工作  班主任  学校  校对 
描述:本报讯记者日前在临川一中采访时得知,这个有学生近万人、教职员工480余人的学校,多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为什么会有如此成绩?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对安全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做到了安全措施重落实
人才的摇篮——记临川一中
作者:许为良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摇篮  职业美术  学校  教师  视听室  初中教学  学科竞赛  生物教学  百花争艳 
描述:考制度以来,临川一中有2900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进入各个高等学府。尤其令人艳羡的是,该校先后有29名学生进入了大学少年班。现于美、日、法、加等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有9人。多年来,在各级的学科竞赛中,临
临川一中:中国百强中学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发展壮大  实验学校  临川  新校区  中学德育  现代化学校  重点中学  市政府  建设 
描述: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955年秋。学校座落在著名的才子之乡临川。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占地588亩,投资1.5亿元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届时
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相促进
作者:暂无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临川  升学率  重点中学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特级教师  新校区  王安石  汤显祖 
描述: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相促进
临川古代演出场所之变迁
作者:肖爱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台建筑  演出方  临川  汤显祖  厅堂  场所  教坊  戏曲表演  勾栏  明代 
描述:在正式的戏台产生以前,临川境内早期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厅堂、戏场、勾栏、王府教坊等。一、厅堂厅堂是中国演出史上一种特有的演出场所,在戏台产生以前及戏台出现以后,这种表演场所及演出方式从
晏殊、晏几道父子小传
作者:文心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  进士出身  抚州市  江西  枢密使  北宋前期  政治家  临川  诗词 
描述:士,同巾书门下平章手兼枢密使,成为一代名相.当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