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1)
报纸(74)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5)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6)
地方文献 (150)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32)
2008(26)
2007(16)
2005(14)
2003(7)
2002(6)
1999(13)
1995(11)
1991(2)
1987(7)
按来源分组
杜甫研究学刊(15)
南方都市报(3)
文学遗产(2)
徐州矿工报(1)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古今谈(1)
文史哲(1)
四川财政(1)
雨花(1)
辅大中研所学刊(1)
论《牡丹亭》中的丽娘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诗详注》订误
作者:张静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书局本  注释  下注  错误  黄鹤  同上  书名号  排版  仇注 
描述:近读《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发现此书在编次、注释、排版等方面有一些错误,略有笺记,兹举例如下,以供校点者在再版时参考。一仇注原有之误(一)编次之误1.《诗详注》卷六《至日遣兴奉
吴曾的诗研究
作者:黄威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  《能改斋漫录》   
描述: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是南宋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吴曾对此书中所论诗涉及的史实与用典出处做了大量考证,对诗的文字作了勘定。他的意见多为后世注者所采用,对理解、鉴赏、研究和学习诗有着很高的价值。
诗对王安石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左汉林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荆公体   
描述:高的晚年绝句也与诗无涉。总体上,王安石诗与诗有较大差异,艺术上也相差很远。
王安石扬抑李论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描述: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二分册)
作者: 荪校释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描述: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二分册)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一分册)
作者: 荪校释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描述: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丛刊 历代乐志志校释(第一分册)
文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上)-论吴梅的《霜厓三剧》
作者:王卫民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杂剧  作家  湖州  义士  汤显祖  创作实践  舞台演出  戏剧冲突  矛盾冲突 
描述:吴梅先生是近代最突出的杂剧传奇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风洞山》、《湘真阁》(原名《暖香楼》)、《轩亭秋》、《镜因记》、《落茵记》、《双泪碑》、《无价宝》、《惆怅?》(含《杨枝妓》)、《湖州守》、《国香曲》、《钗凤词》、《长宏血》、《义士记》等十余种。1933年,
我国最早全面论述戏曲修辞的著作——明王骥德的《曲
作者:宗廷虎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修辞理论  王骥德    戏曲语言  修辞手法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小说修辞  修辞学  明代 
描述:关注。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萌芽于宋代,到了元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粗具规模的还是明代。明代涌现了一批戏曲理论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年间王骥德的《曲》一书问世
大师与历——《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师  乐律    文化 
描述:乐官与史官同源,中国古代的学是历学而不是单纯的乐律学。后世文献所载"以正历"、"以协历"之传说,乃中华农耕文明发源期之农业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实践"的历史投影,具有原始巫术和"天学宗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