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00)
报纸(2004)
学位论文(550)
图书(138)
会议论文(8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928)
地方文献 (158)
地方风物 (131)
非遗保护 (87)
才乡教育 (29)
宗教集要 (21)
文化溯源 (13)
红色文化 (10)
按年份分组
2012(680)
2011(701)
2008(276)
2006(201)
2004(119)
2002(145)
1999(77)
1990(53)
1987(48)
1984(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6)
宋代文化研究(65)
抚州师专学报(49)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
河北学刊(1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现代法学杂志(3)
经济学家(2)
钟山(1)
抚州采茶戏音韵研究
作者:梅淑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发展  抚州方言音系  抚州采茶戏音系  乐调与字调 
描述:抚州采茶戏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在抚州方言的基础上,依“书面化”和“官话化”而形成的。抚州采茶戏戏字的声、韵反映了它的发音特点,而戏字字调却制约着戏曲乐调的进行。抚州采茶戏音乐创腔充分体现了“依字行腔”这一原则,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灵活性,使得抚州采茶戏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在做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演员的发音并不稳定。这可能是地方小戏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从而使得演员发音有些随意。笔者对抚州采茶戏音韵进行研究,希望有利于抚州采茶戏的字音规范。
范仲淹、王安石变法比较研究
作者:李裕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政治变法  价值评价 
描述:个成了嘲讽对象。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后人都看走眼了,还是他们本身的差异造成的?这只有对两者作比较才能找到答案。
《周礼订义》研究
作者:夏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典籍。 因其如此,自西汉末以来,历代研究论著层出不穷,援引《周礼》议政者更是不胜枚举。宋代是《周礼》研究较为繁荣、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时期,()《周礼》学在继承汉唐《周礼》学
《隆平集》研究
作者:熊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隆平集》  曾巩  《五朝国史》 
描述:作者,虽然近代文史大师余嘉锡先生对《四库提要》之说进行了有力的辩驳,但并未在学术界形成定论。本文上篇在余嘉锡先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论据,证实《隆平集》确为曾巩所作。本文下篇为本书研究
陆九渊教学思想研究
作者:陈明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教学思想  特点  启示 
描述:,阐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已有关于陆九渊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做出分析,指出已有研究的空缺之点。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本文认为陆九渊教学思想的产生是南宋社会复杂矛盾
《四部正讹》研究
作者:李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四部正讹》  胡应麟  辨伪 
描述:皆有对《四部正讹》的研究,但都疏于对其辨伪思想的说明。而思想指导实践,胡应麟能有前人所不及的辨伪成就,当是有正确辨伪思想指导的结果。笔者认为“求真”的辨伪思想,不仅产生了正确的辨伪态度保障着辨伪工作
《秦边纪略》研究
作者:李毅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边纪略》  梁份 
描述:黄燕赞实为此书撰写的最初发起人和部分资料提供者,因此批评黄燕赞“欺世盗名”未免过重。第二、关于梁份著书思想及动机。笔者认为梁份既非内藤虎次郎所言同情噶尔丹,亦非青海师大历史系《前言》所说属于传统“夏夷之防”思想,而是“经世致用”的体现。本文从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的角度,把握著者梁份的思想脉络及著书动机。梁份思想与顾炎武、魏禧、顾祖禹等众多力主“经世致用”的明遗民思想变化轨迹类似,是在反清无望情况下,转而希望做些实事,以利苍生济后世。梁份“经世致用”思想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噶尔丹的深入研究。梁份对噶尔丹及准噶尔部威胁的觉察早于清廷,洞察程度远在清廷之上,对清准关系发展趋向具有远见卓识。梁份撰《秦边纪略》实际就是希望借此提醒清廷注意防范噶尔丹,维护天下稳定,避免因准部入侵再次生灵涂炭。第三、关于《...
王安石的义利观研究
作者:欧阳辉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以义理财  当代价值 
描述:、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义利观十分重要但是又常常被人所忽视。王安石的义利观是北宋社会现实的产物。中唐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实物地租为主的经济形态被劳役地租所代替,这使得宋代
吴炳戏曲研究
作者:吴一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批判意识 
描述:得到生命。吴炳努力继承与发扬前辈的观点,并积极将其与自身观点相结合。本文就是在详细介绍吴炳的“主情说”下,试图比较他与汤显祖在这方面的异同、并进行对比研究。 从艺术角度出发,整个晚明的戏曲创作
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世界  《牡丹亭》  国际化  国内 
描述:译本相继问世,研究这部名著的外国学者也日益增多。当代著名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在为《汤显祖研究论文集》(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所作的序中说:“外国有莎士比亚学,中国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