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中的易混字
-
作者:何传跃 蔡静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李白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白居易 刘禹锡 柳永 王安石 六国 梦游
-
描述:1.岸、暗、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2.弊、蔽、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
古人的字与号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欧阳修 王安石 居士 苏轼 杜甫 古代 李白 作用 晚年
-
描述:我们经常诵读诗词,可是关于诗词中作者的字与号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通常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号等。“名字”一词,就包括“姓”、“名”、“字”三部分,三者各有各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古人是如何称字、称
-
诗眼
-
作者:韩庆生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龚自珍 文天祥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名句 岑参 李白 陆游
-
描述: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后,相继出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贺知章、陆游、岑参、文天祥、龚自珍等数以千计的杰出诗人。诗眼,就是他们在精心创作中用心血凝聚许多精妙绝伦、美目传神
-
“昭君出塞”引发的诗情
-
作者:胡远鹏 来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王昭君 毛延寿 李林甫 创作题材 人生失意 杜甫 咏怀古迹 李白 王安石
-
描述:逊的《昭君
-
古诗文默写模拟题
-
作者:羊君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陶渊明 李清照 苏轼 白居易 王安石 李白 司马迁 古诗文 模拟题
-
描述:古诗文默写模拟题
-
惜得一缕香,散作满园春——高考作文与经典素材对接
-
作者:杨树亮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经典 李清照 对接 杜甫 李白 链接 司马迁 佳作 王安石
-
描述: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会发现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高考试题,各地的考生却一同把目光投向历史上那些震撼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典人物""经典素材"——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
-
苏詩的輪廓
-
作者:陈邇冬 来源:诗刊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庭坚 杜甫 王安石 李白 浪漫性 北宋 作品 生活 唐代
-
描述:苏詩的輪廓
-
名句名篇识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高考(理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孔雀东南飞 李商隐 杜甫 荀子 李清照 白居易 劝学 曹操 李白
-
描述: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
名句名篇默写
-
作者:于树华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隐 刘禹锡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 王昌龄 语文课程标准
-
描述:(选自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4月新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新编高中语文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
-
(六)古代诗词名句一览表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名句 一览表 杜甫 古代 王安石 李清照 刘禹锡 北固亭 琵琶行 李白
-
描述:(六)古代诗词名句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