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82)
期刊文章(1066)
学位论文(42)
会议论文(38)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24)
非遗保护 (54)
地方文献 (32)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318)
2013(230)
2011(539)
2010(198)
2008(140)
1999(14)
1988(14)
1986(23)
1984(14)
1982(12)
按来源分组
中国质量报(3)
国画家(2)
吉安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语文教学与研究(1)
达州晚报(1)
渭南日报(1)
作家文摘报(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的有关资料
作者:袁东升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华书局  神宗  团练  东坡全集  江东  石钟山  河南省  常州  苏轼 
描述: 《石钟山记》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课本对“临”作了注释:“临
愚《国朝诸臣奏议》初探(上)
作者:孔繁敏  来源: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奏议  墓志铭  北宋  王应麟  朱熹  司马光  秘书省  编辑  中国古代 
描述:奏议是中国古代臣僚写给帝王的意见书,其名称随时代而异。王应麟《玉海》卷六一《艺文·奏议策》序云: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奏者,进也,敷下情进于上也。臣僚进于上的奏议,一般为现实中的迫切问题,内容涉及国家政治生活及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古代开明君主常以
天一阁藏《明史稿》之《罗芳传》初探
作者:陈时龙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史稿》  《明史稿》      万斯同  万斯同  天一阁  天一阁 
描述:当出万斯同之手.然而,从同卷传主姓氏看,该传却还保留着明史编纂初期拈题分纂的特点.由这种内容上的成熟与体例上的幼稚,笔者推测天一阁藏<明史稿·罗芳传>当是万斯同在审核分纂官所纂初稿时因不满意
四书五经融通视域下的罗芳心学易学
作者:张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学  融通  生生  乾坤   
描述:打通、彼此开放的四书五经基础上的一体圆融之学。由是,近溪之论《易》多与其它经典相联,其易学亦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浑融气象。
论罗芳书院教师角色演变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黄漫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师  角色 
描述:明中后期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一个时期,而书院教师无疑是这一时期弘扬思想和传播学术的主力军。文章以独特视角探讨了以明儒罗芳为代表的书院教师角色演变的过程,并提出了对当今教师角色扮演
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沈玲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描述:悦的存在。罗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
刚毅坚卓育英才 薪火相传谱新篇——王志王汉斌白恩培秦光荣
作者:谭晶纯 张雪飞 罗霞 李沙青 顾彬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刚毅坚卓育英才 薪火相传谱新篇——王志王汉斌白恩培秦光荣
《临诗谭》与读者见面邓全恩用诗词书写临川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况国祥 晚报讯“临川居赣之东部,洪州近邻,处星空之分野兮,属牛斗之墟……”日前,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我市知名学者邓全恩所著的《临诗谭》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收集了邓全恩创作的诗词
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述论罗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作者:罗伽禄 邹自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芳是明代著名学者,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曾从学罗芳,两人一生交谊甚深, 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罗氏思想影响着汤显祖的从政理念及其文学创作。从而造就了一名千百年来受人爱戴的好官
以讲会、乡约治郡:明代大儒罗芳的政治实践与治世理念初探
作者:李丕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有益的思想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