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39)
期刊文章(1138)
学位论文(38)
会议论文(35)
图书(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13)
地方文献 (68)
非遗保护 (54)
红色文化 (17)
才乡教育 (12)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8)
按年份分组
2014(368)
2013(238)
2011(546)
2009(167)
2008(142)
2006(93)
2004(41)
1984(17)
1981(13)
1939(2)
按来源分组
香港文汇报(19)
人民公安报(5)
中国质量报(3)
扬子晚报(2)
信息时报(2)
渭南日报(1)
作家文摘报(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库本《室山房类稿》并非有录无书
作者:王嘉川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  胡应麟  室山房笔丛》  《中国丛书综录》  文献学  库本  《中国善本书提要》  明刊本  中国历史 
描述:<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著录有明胡应麟<室山房类稿>(以下简称<类稿>)120卷,但遍查<四库全书>,并无<类稿>,于是有人认为,<四库全书>中<室山房类稿>是有录无书.真是这样吗?……
高三心理篇:不适应是平常事 信心恒心千万不能
作者:更生  来源:流行歌曲(艺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老师  精神状态  信心  心理  高考  适应性  学习压力  平常  作息时间 
描述:近日,本刊记者针对高三学生如何应对高考采访了郑州市四十七中井连山老师,井老师认为:步入高三,学好知识是重要的,同时有个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学好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知识需要积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是如此,它也需要一步步地养成。
试论《室山房笔丛》的小说思想
作者:周效柱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室山房笔丛》  胡应麟  小说理论 
描述:的成就,尚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室山房笔丛》的学术价值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试论秦墓出土遣册量的原因
作者:杨志飞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墓  遣册  周礼 
描述:目前发掘的楚墓、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遣册.而秦墓中却很发现.究其原因,遣册是周代丧葬制度的内容,秦未从根本上接受周的礼乐文明,未严格遵循周礼关于丧葬的繁琐规定,故秦墓很少有遣册出土.
著名戏剧家马波来抚凭吊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地方史志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著名戏剧家马波来抚凭吊汤显祖
胡应麟(室山房笔丛)板本述略
作者:谢鸶兴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胡应麟(室山房笔丛)板本述略
胡应麟《室山房类稿》板本述略
作者:谢莺兴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胡应麟《室山房类稿》板本述略
拂记》批评接受研究
作者:张惠兰  来源:艺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拂记》  接受研究  批评  演出状况  戏曲舞台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五百多年前,19岁的张凤翼在其新婚燕尔之际,创作了一出《拂夜奔》,轰动一时。此后,它活跃在了戏曲舞台上。虽然《拂记》(以下简称《》)在现代仍有京剧、川剧、滇剧等地方剧种演出,但它在古代的演出
蔡正在艺术上的新发展
作者:野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专长  新发展  发展前途  长生殿  角色  牡丹亭  唐明皇  柳梦梅  幸福生活 
描述:的赵寵和保童,《占花魁》的秦钟等,都給我們以很好的印象。但这些角色大都是正面人物,而且比較拘謹老实,这对
《娇记》研究二题
作者:丁烨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记》  通俗类书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本文将七种明代通俗类书中的《娇记》小说分成三个 系统,并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娇记》的“反封建”说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并将孟称舜的《娇记》与《西厢记》、《牡丹亭》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