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心性论对宋代心性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
作者:段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心性论 宋代儒学 心性之学
-
描述: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心性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
-
进一步的“哥白尼回转”——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说起
-
作者:斯彦莉 黄振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英时 王安石 朱熹 理学史 政治文化
-
描述:德同风俗”等方面 ,王安石都为后来的理学家特别是朱熹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通过改革科举等制度变革在客观上为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探析
-
作者:顾宏义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王安石 史书编纂
-
描述:过辑录史料来显示其思想政治倾向的方法与特点。
-
朱陆情谊与理学分派:对朱熹哲学范型流变的探讨
-
作者:沈时凯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理学
-
描述:理学中发展为陆王心学一派,且影响到清代。究其实,从宋至清,朱子哲学的形式和内容时或小有变化,但朱熹所建立的理学体系的框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在历史的沿替中仅仅发生了朱子学范型的流变。
-
朱熹哲學研究進路
-
作者:杜保瑞 来源:哲學與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宋明儒學 理氣 格物致知 心統性情 程頤 陸象山 牟宗三
-
描述:典詮釋的進路談朱熹學思的鋼要、從基本哲學問題的研究進路談朱熹學思的綱要、當代朱熹學研究專著的研究進路探析、當代朱熹學研究的爭議問題解析」等等,透過這些研究進路的澄清,使朱熹哲學的眾多面貌得以互涉關聯
-
朱熹、陆象山的书院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
作者:曾春海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白鹿洞书院 学规 陆象山 槐堂书院 象山书院 心学 理学 人文教养 义利之辨
-
描述:朱熹、陆象山的书院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
朱熹《宋八朝名臣言行录》初探
-
作者:叶建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传记 言行录 朱熹 王安石 评论 内容丰富 当代史 宋代理学 四库提要 北宋
-
描述: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
-
论朱熹对王安石新法新学的批判继承
-
作者:肖钢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新法 王氏 朱熹 文集 批判继承 朱文 社仓 青苗法 熙宁
-
描述:批评对后世评价王安石变法影响极大,但朱熹对王安石的社会政治思想并未一概否定,在若干方面倒做出了肯定评价,他在任地方官时的许多施政措施,更直接承袭了王氏新法。其次,朱熹对王安石的抨击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
-
朱熹、黄干及杨复祭礼学的形成
-
作者:叶纯芳 来源: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思想 朱熹 《仪礼》 《礼记集说》 《礼记》 主题分类 《三礼》 《周礼》
-
描述:了表现朱熹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的想法,也透露出朱熹想要重建、完整《仪礼》的期望,以及由《仪礼》统摄其他各部经书的礼学思想。
-
范式转移:宋儒新经学形態之确立
-
作者:楊世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王安石 人之道 宋儒 中庸 四害 儒家经典 道德性命 北宋 二程
-
描述:归之于周敦颐。其实周敦颐在北宋时期影响非常小,二程与他的师承关系也令人怀疑。相反,王安石的成就和影响要大得多,在这方面的著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