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仲永》教学谈
-
作者:石泽镒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 有补于世 伤害 理解 抒情为主 异能 钱币 作者 全文 王安石
-
描述:一、从“伤”说起《伤仲永》,题目中的“伤”字应该怎样理解?通常都将“伤”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认为《伤仲永》一文,旨在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观《伤仲永》全文,却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叙事为主,辅之以议论。所以,我认为,题目中的“伤”应该理解为“伤害”,意即“遭到伤
-
浅谈《泊船瓜洲》的教学
-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
描述:《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瓜洲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抓重点字词,理解叙事诗句。这首诗的头两句
-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
-
教师要重视仪表美
-
作者:王琨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仪表美 教师 教学效果 王安石 获得成功 次要方面 良好的教养 《最后一课》 铁路工程学 主要方面
-
描述:教师要重视仪表美
-
古人对教师的称谓
-
作者:学平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国立大学 先秦 专业学校 博士 律学 师氏 周礼 称呼 通称
-
描述:师这是历代对教师的尊称。从先秦至今,一直沿用。师长是对教师与长者的尊称。据《周礼·地官师氏》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来,通称教师为师长。博士自先秦以来对国家教师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
-
教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
-
作者:吴民益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第9册 教师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生动形象 刘绍棠 苏教版
-
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的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在课文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的过程。
-
对“带着问题读书”的再思考
-
作者:张心科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 新课程改革 学习需要 陆九渊 强调 教学 教师 语文
-
描述:对“带着问题读书”的再思考
-
龙头企业应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
作者:冯丽丽 贾宪威 许琳 来源:农村经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头”企业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地位 作用
-
描述:种宽松的外部机制,保障龙头企业积极作用的发挥,并以此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
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
-
作者:殷建光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好教师 校长 工作目标 “学” 调动学生 师能 使能
-
描述: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
-
理想的课件应是这样的
-
作者:邢建英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 多媒体 教学 教学 课件 课件 应用 应用
-
描述: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引入课堂教学。随着我校多媒体设施的不断完善,我校的教师们也在不断努力探索这一新的领域,希望能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多媒体因为具有能将声音、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