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6)
报纸(26)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3)
地方文献 (16)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9)
2012(10)
2010(4)
2009(9)
2008(5)
2006(6)
2004(2)
1997(1)
1996(2)
1988(3)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5)
上海戏剧(4)
艺术百家(2)
华夏人文地理(1)
浙江日报(1)
舞蹈(1)
出版广角(1)
理论与当代(1)
时代文学(1)
草地(1)
王益民摄影作品欣赏 北京印象
作者:王益民  来源:中国建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印象  作品欣赏  摄影 
描述:王益民摄影作品欣赏 北京印象
几个标本,一柄标杆:欧阳昱诗歌印象
作者:杨邪  来源:延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欧阳  澳大利亚  大学生活  小说家  三十年  标本  标杆  翻译家  创作方式 
描述:断地变得高大、强健起来。在我的概念中,诗人欧阳昱与小说家欧阳昱是两个人物,后来又多了一个欧阳昱,那就是作为翻译家的欧阳昱。翻译家欧阳昱给我的印象是极其勤奋的,因为他在中国出版的中文译著,比如《女太监》《新的冲击》《澳大利亚当代诗歌》《杰作》《有话对你说》《中国式英语:一部社会语言学史》等等,一部部推出,几乎让人目不暇接。
精短篇章的形式之美:蔡楠小小说印象
作者:杨晓敏  来源:文学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小说  白洋淀  作品  写作者  新时期  小说作家  公众认可度  短篇小说  小说写作  艺术生命力 
描述:毫无疑问,成名的小小说作家是靠好作品来诠释自己的艺术生命力的。一个缺乏创作高度的写作者,是不可能在文学史上或公众认可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近30年来,尽管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年写出数以万计的小小说篇什,催生了当
几个标本,一柄标杆:欧阳昱诗歌与小说印象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戏  解构  先锋  愤怒  拓展 
描述:表的程度”。欧阳昱是永远的前卫派与探索者,他以永远“在场”的创作方式,成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也以此把自己与世界上众多的作家区别开来。
发现“振东方法”“管理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晋商李安平印象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企业管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西振东集团  李安平  晋商  简单管理 
描述:让看似复杂的企业管理问题变得简单,让企业的运行更加平顺和高效,让每一个节点变得严密而简明--山西振东集团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思路、方法和工具。
寻访郴州“杜丽娘”:湘昆名旦雷玲印象
作者:王若皓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湘昆  郴州  中国昆剧  老师  演出  昆曲  女主角  演员 
描述:方昆曲剧院副院长、中国昆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丛兆桓二老筹备“兰花杯”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经过录像甄选,年仅23岁的雷玲被选入由中央电视台三频道在北京人民剧场现场直播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出席的开幕式,演出剧目正是《牡丹亭·游园》,开场靓丽高雅的雷玲,不仅一下子被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也深深打动了昆剧界德高望重的评委们,6月15日那次演出,初出茅庐的雷玲以声线优美,身段俏丽,感情充沛的出色演绎一举夺得“兰花优秀表演奖”,坚实地站在了全国昆剧最高殿堂的红氍毹上。而并不为人所知的是,因为连续一个多月起早贪黑磨排参演剧目,加上年轻紧张,在奔赴北京的火车上雷玲还打着点滴,演出之后的第二天便失了声。
台上佳人台下师,演出教学两相宜:张洵澎印象
作者:谢柏梁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教学实践  上海昆剧团  京剧表演艺术  人台  艺术境界  《游园惊梦》  演员  询诊 
描述:台上佳人台下师,演出教学两相宜:张洵澎印象
向我看,跟我练:宽甸消防大队大队长马相山印象
作者:刘桂生 曹东鸣  来源:北方消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  消防大队  大队长  宽甸  训练任务  训练方法  丹东市  身体素质  手术室  训练法 
描述:“训练时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很正常,现在我身上留有了民多伤疤。” 2003年2月25日,也就是在马相山刚刚荣获辽宁省“十佳杰出消防官兵”,他从训练场上走下来,捋起了衣袖子给记者看。 或深或浅的伤疤,道出了马相山在训练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对此,马相山却淡淡一笑地说:“农民的儿子吃点苦不算啥。
点墨成画 写意人生 ——易凭先生印象■刘绍英
作者:暂无 来源:常德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当我醉意朦胧走出酒店的时候,外面的篝火晚会已经开始,主持人操着一口浓郁的常德普通话,一腔楚音跟那堆燃得正旺的篝火一般热情澎湃。这是2009年的冬天,“50、60书画联谊”篝火晚会正在火热进行。受好奇心驱使,我乘着酒意混入其中,坐定发现,在这群书画家中,有一个身材魁伟,披着长发,风度翩翩,浑身散发着艺
乡村和都市的二重奏——刘绍英小小说印象 杨晓敏
作者:暂无 来源:常德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早在2006年,刘绍英以“小小说新秀”的身份参加了郑州百花园杂志社举办的“龙湖笔会”。小小说业界素以民间姿态举办文学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处,倡导交流中的民主话语权。这让第一次参加小小说笔会的刘绍英大开眼界,她在和文友们交流、合影、喝酒、唱歌、跳舞时,很快显示出了本来面目——湘妹子的泼辣大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