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94)
期刊文章(1233)
图书(74)
会议论文(37)
学位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78)
地方文献 (95)
非遗保护 (56)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11)
红色文化 (11)
才乡教育 (1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86)
2012(533)
2010(220)
2008(151)
2002(72)
1997(25)
1992(17)
1984(20)
1948(4)
194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5)
临川晚报(11)
今日浙江(3)
宁波晚报(3)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青春(1)
国史馆馆刊(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北方文学(1)
、陶行知书法教育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行知  书法教育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身处教育转型期的、陶行知,大力提倡书法教育,并提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由于二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学科设置到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受众的侧重点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叶兆言专栏:道人(下):辞了官写字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马放南山 南京大学的历史就其本质,和北京大学也有很多相似,都是官办,都是官气十足,一个曾经叫京师大学堂,一个曾经叫中央大学。道人跟南大的关系,相当于蔡元培和北大,都是校史上有过杰出贡献
叶兆言专栏:道人(上):江湖排座次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马放南山 叶兆言专栏 有个玩书法的朋友,说起南京书坛前辈,神秘地透露一段轶闻。大名鼎鼎的林散之觉得自己最厉害的,不是独步书坛的字,而是他的诗。 对于这样的八卦,听了一点都不觉得吃惊。学问大家章太炎就告诉别人,他最擅长的不是古文,是医术。晚清的诗坛盟主散原老人,说自己是“字第一,文第二,诗第三”
从“骨力强劲”到“强其骨”的衍生:对潘天寿绘画的影响
作者:王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天寿  潘天寿  篆隶精神  篆隶精神  骨力强劲  骨力强劲  强其骨  强其骨  高雅古拙  高雅古拙 
描述:言等方面的比对,找出二者之间相似的地方。然后得出对潘天寿书画艺术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潘天寿又是怎样进行发展变化并形成了自己风格的。通过对二者某些师承的研究,能对我们如何吸收借鉴前辈大师的优秀
中岳风流去人未远:书法赏析
作者:陈荣生  来源:中国书画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艺术评论  汉字  现代 
描述:中岳风流去人未远:书法赏析
金石书派百年传承:、胡小石、游寿其人其艺
作者:王立民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游寿  书风  传承  张大千  金石  清末民初  开创 
描述:脉作一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传帖妙解八分书——新见三幅书法真迹
作者:陈礼荣  来源:书法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等作书要诀上,有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解说。
浑穆雄朴 骨力挺峭——楷书五言联赏析
作者:王跃龙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楷书  五言联  书法艺术  艺术形式  书法技法 
描述:浑穆雄朴 骨力挺峭——楷书五言联赏析
《金陵人杰》人物选介——:近代师范教育先驱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范教育  近代  人物  金陵  辛亥革命  思想轨迹  梅花 
描述:,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尤好大篆,为他辛亥革命后专攻书画奠定了扎实基础。光绪十七年(1891),以武陵籍入试,中副榜第一名。[第一段]
金石书风 一脉相承——、胡小石、游寿师承现象中的书
作者:傅爱国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金石书派    胡小石  游寿 
描述:在本世纪被尝试、被实施、被维护的历程 ,其教学性质和内容标志着我国书法教育从写字的实用立场向书法艺术性的转换 ;其承传单访单授的课余性 ,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私学的形式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