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特色、创新应是关键词
作者:李滨生  来源:当代工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会运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工会  工会工作  时代特征  工人阶级  工会建设 
描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大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是这个大命题的一部分,解决起来需要一定条件。我们是否已经具备?过去的成绩对于未来,又传承了哪些积极意义?全总研究室主任李滨生同志,对此有精辟论述。
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作者:熊四智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特色  酒文化  川酒  蜀酒  出土文物  《周礼》  文献资料  四川  清酒  三星堆文化 
描述:论巴蜀酒文化特色(上)
《耳食录》的艺术特色
作者:赖思颖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艺术特色 
描述:足以代表乐钧文学成就的,是其文言短篇小说《耳食录》。它作为一部成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在艺术上很难超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是它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范汀霏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满江红  辛弃疾词  艺术特色  作者  孟浩然  英雄  色貌  作品  女子  王安石 
描述: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的一位重要词人。王静安先生就曾经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赞他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从几首抒情小词看芳心之寂寞:二晏和柳永笔下之相思女人
作者:曾亚兰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思妇  伤春  人间词话  词人  晏殊词  爱情  飞云  薄情郎  王国维 
描述:女人处于次要位置,社会地位与男人相比是那么不平等。不幸的命运把她们限制在狭窄的桎梏中,许多道德规章限制着她们的行为,而倍受着鄙视和压抑,她们的喜怒哀乐取决于男人,甚至连爱情的得失也受制于男人。很可悲,在男人的世界,她们只能默默地屈服于那种不合理的环境。由于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经济上不能独立,和得不到承担与男人同等的社会职业的权力,以及在情感上的被动关系,这就注定了女人永远要因为她的爱人不在眼前而痛苦。从下面几位词人对思妇的描写,便可窥见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她们那种哀婉的心境。
“凝情半日懒梳头”抒情范式的生命延续:从《花间集》到晏几道
作者:唐海英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凝情半日懒梳头  抒情范式  晏几道  《小山词》  《花间集》 
描述:美效果的抒情方式却是在词体中完成的。这一抒情范式在文人词之祖《花间集》中受到词人的普遍青睐,他们反复运用此种抒情范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在此后的词史进程中,晏几道自觉地学习“花闻”传统
舞剧《牡丹亭》凸显江南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江南文化特色,古典与时尚相结合,审美情趣比较贴近大众。 该剧阵容强大,创作班底由曾获2007年央视
《牡丹亭》审美特色探赜
作者:张来芳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特色  审美特色  情境幽渺  情境幽渺  个性痴迷  个性痴迷  技法奇异  技法奇异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剧之一,在中国戏剧美学史上呈现独特奇妙的审美情趣:由梦中幻境、夤夜幽境、草店情境组合成朦胧幽渺的情境美;以超越死生、以"情"抗"理"、生死不渝为痴迷至情的个性美;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哀乐倍增为奇幻神异的技法美,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魏琳  来源: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描述: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相山水泥公司“创先争优”有特色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今年以来,相山水泥公司党委不断探索创先争优活动的方式和载体,努力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促进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山水泥公司党委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切实推进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公司把党建目标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