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36)
报纸(654)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13)
红色文化 (7)
地方文献 (5)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30)
2012(484)
2011(484)
2009(430)
2008(375)
2007(367)
2005(245)
1996(218)
1995(20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政府法制(16)
领导科学杂志(14)
各界(8)
读书文摘(5)
考试(高考 语文版)(5)
环球人物(4)
中华书局(2)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1)
中国医疗保险(1)
王安石与王雱:推进“变法”的父子兵
作者:晏建怀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士大夫  熙宁变法  庆历新政  西夏  人生理想  吕惠卿  神童  改革 
描述:,边境出现暂时的和平局面;这一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职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并在此写下名篇《岳阳楼记》,抒发改革失败的愤懑心情;这一年,20岁的王安石告别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带着
王安石“以民兵代正兵”的军事思想
作者:余河郾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军事思想  民兵制度  保甲法  募兵制  宋神宗  熙宁变法  富国强兵  深远影响  系列改革 
描述:想,其目的并非要取代募兵制,而是要与募兵互相牵制,以实现其强兵又省费的双重目标。
王安石不洗澡虱子爬上胡子
作者:暂无 来源:民间传奇故事(A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杜甫  胡子  公务员  白居易  老百姓  史料记载  宋朝  沐浴  肌肤 
描述:。可是身为宰相的王安石
王安石与王雾:推进“变法”的父子兵
作者:晏建怀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父子  变法  《岳阳楼记》  庆历新政  改革失败  《伤仲永》  忧国忧民 
描述:边境出现暂时的和平局面;这一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职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并在此写下名篇《岳阳楼记》,抒发改革失败的愤懑心情;
王安石青苗法制度设计本身看青苗法之得失
作者:罗鸿韵  来源: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常平新法  制度设计  得失 
描述:方面均有问题,再加之其他外在原因,其在施行后期走向“害民”以至于“败国”,亦是势之所向。
北宋嘉祐、治平年間理財思潮探析: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中心
作者:任仁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嘉祐  理财思潮  王安石  司马光  天地之产 
描述:的焦點。為富國强兵、擺脱宋廷的内外困局,他们遂针封“理财”問题展阴充分封論,各抒已見。而當畴有關理财問题的奏疏及裱論又以嘉祐、治平年間為多,蔚然而成一時之社會思潮。在此番理财思潮之中,王安石與司馬光
香色俱佳别具一格:北宋诗人王安石《梅花》赏析
作者:刘朝晖  来源: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北宋诗人  王安石  别具一格  进取精神  咏梅诗  抚州市  歌颂 
描述: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被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今抚州市临川区人,1021—1086)的《梅花》堪称一首
为学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注》  价值转向  王安石  为学  《郡斋读书志》  《老子》  为道  晁公武 
描述:王安石博闻广览,尤爱《老子》,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曾说"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司马光也说"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①,其所注《老子》,对王雱、陆佃、吕惠卿等人产生了
红双喜与王安石
作者:北风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鱼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他摇头吟毕,不禁拍手称好。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笔试出众,主考官又传他面试,指着厅前的飞龙旗说:“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
王安石诗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选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作诗  正直  聪明  读者  答案  筷子  本期 
描述:王安石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王安石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为人正直,贪谗一生,利不归己。"王安石复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