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周博热词(3.29-4.4):-清明节春游踏青ipad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辉色幸福:今天,一个N年没见的老同学给我打电话了,既熟悉又陌生。很想念对方,也曾通过别的朋友打听他的近况。可真正接通电话才发现除了寒暄两句真没什么可说。谁说的来着“相见不如怀念”,还真是! @猫扑:人生就像地铁1号线,在国贸的时候还很留恋繁华与喧嚣,到复兴门的时候只能拼命挣钱,到公主坟的时候有些憧
伤感与虚幻——小山词词心发
作者:曹章庆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感  虚幻  《小山词》  晏几道 
描述:小山词中主要存在着伤感与虚幻两种情感心态。这两种情态,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怀才不遇、蹉跎沦落或苦恋离情、风流云散的伤感;以及“欲而不得”或“得而复失”的虚幻。而这种虚幻,主要是通过“梦幻”、“醉酒”两种方式和“空”等字面加以表达,跟佛禅在精神体验方面又有某种相通之处。
学路与出路——21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理念之发
作者:杨天保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王学  宋学  汉学 
描述:出路。
《周礼》中财用物文书制度阐
作者:孙瑞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代要会  财用物管理  文书制度 
描述:目,经考校对"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目的是以赏罚制约束官府和官吏,以保障财用物文书的真实准确和国家廪库的充盈;另外限定了收受财用物文书的官府和收受的方式。此制度的制定对周代统治邦国、治理官府、节财用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郑注群经体例发——兼谈训诂学的起源
作者:唐文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注  训诂学  《周礼  郑注  礼记  起源  破读  义界  仪礼  小雅 
描述:训诂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它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研究训诂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依稀幻影总是“情”——汤显祖剧作中梦意象发
作者:刘广春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梦意象   
描述:意象是具有一定象征性、抽象性、荒诞性和哲理性的文学审美范畴。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用来揭示人内心世界,浓缩外界信息的独到艺术手段。汤显祖剧作中大量运用了梦意象,“临川四梦”中梦意象的描写,是汤显祖“至情”理念的寄寓,是作家本质力量的确证。作家之所以以梦寄情,与他的身体状况、传统梦文化等因素有关。
辛勤探索宏观经济理论的硕果——《当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作者:刘维卡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  吴澄  产权理论  股份制  微观经济学  中国社会主义  三大特色  产权制度改革 
描述:,在探索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方面具有开创意义,值得向读者推荐。 纵览全书,该书有以下三大特色。
《中国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会编委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侵袭  编委会  李勇杰  刘绍明  姓氏  刘建民  赵继宗  总顾问  王忠诚 
描述:《中国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会编委名单
新变与传承:汤显祖思想材料二则发
作者:程芸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思潮  程朱理学  汤显祖  李贽 
描述:汤显祖的思想相当复杂,但某些研究或作"简单化"处理,或有"过度阐释"之弊。本文围绕汤氏两篇文章(《宋儒语录钞释序》、《光霁亭草叙》),辨其论说语境,析其学理脉络,重新探讨了汤显祖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及其与李贽的异同;并进而提出,在充分挖掘汤氏思想"新变"因素的同时,也有必要重视其与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
钱钟书《宋诗选注》发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形象思维  士大夫  宋诗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宋江  苏轼 
描述:书实在叫得太响了,在同类书中,它大概是发行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了,偶去书店见了,下决心买一本。回家看了看,果然与众不同。其序就是一篇研究宋诗的好文章。此书是作者下了两年工夫看了许多原始材料之后精选而成的,与世上拼凑之作大不相同。它有自己的风格,所选80人的小传、诗的注释均不受题材拘束,也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地谈开去。如小传不像一般人只说简历,他要说些别的,在徐玑传中讥讽叶适不善写诗犹如不善飞的鸵鸟,韩驹传里说苏辙有爱给人戴高帽子的毛病。如注释,往往涉及古今中外相关的或者不甚相关的内容。他善于联想,又有生动的比喻,有时辛辣,甚至有些滑稽。做学问累了,看一下它,是最佳的调节。于是,我把它放在案头,有空经常翻阅。翻多了,渐渐发现其中有作者难言的苦衷,也有他自己未必看得清的缺陷。一、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1988年钱钟书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