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诗心·史心——漫品散读高治军的诗
-
作者:袁浩 来源: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心 治军 王安石 新表现 沉思 历史 题材 山水诗 歌行 心灵
-
描述:对于高治军先生的两部诗集《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我如沐春风般披诵回环,爱不释手。掩卷沉思,细细品味,王安石的四句诗一下子涌现在脑际:杨雄识字无人敌,何逊能诗有世家。旧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胜真茶。
-
学雷锋应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作者:韩雪 来源:军工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态度 雷锋精神 学雷锋 快乐 幸福观 中国青年 心灵 生活方式 钥匙 文章
-
描述:最近,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读懂了雷锋的快乐,才读懂了雷锋》。文章认为,今天,我们重提雷锋精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去救助和拯救别人,而是拯救我们自己,寻找我们丢失的心灵钥匙,找回那种让我们充实
-
文本中的时间之谜:张锐锋的“新散文”
-
作者:李森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 想象力 云冈石窟 时间 历史学家 王安石 博尔赫斯 历史事件 阅读者 心灵
-
描述:在追忆过去的多种方式中,历史学家的追忆和文学家的追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些雄心勃勃的历史学家,为了找到在事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抹去事件表面覆盖的尘埃,使每一个事件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穿在不停地向某个方向拉长的时间之线上,让历史的过程熠熠生辉。他们总是绞尽脑汁,从故纸堆、考古发掘的各种
-
皎皎秋月寄冰壶(外一篇)
-
作者:李红都 来源:牡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唐宋诗词 钱钟书 月亮 王安石 生活 冰壶 心灵 名字 围城
-
描述: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这么说过:"秋天的月亮是诗人的月亮。"要不,怎么有那么多诗人吟咏出无数赞美秋月的诗词呢?想起秋月,便想起那首《水调歌头》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
杨炳麟自选诗
-
作者:杨炳麟 来源:诗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背叛 精神层面 悲情 黑暗 空间 选诗 放大 心灵 生活
-
描述:于这一刻拉紧、绷断 精细的齿轮齿合于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 它的命运被机会改变了 永远休止!成为猝死的符号 是生活让它止步、让它放弃呼吸的自由 悲情揳入一座时钟的心脏 深埋的血案、地理性的巨痛与残障 细节清晰放大:人,无法全能 人类依傍青山绿水栖居 继之被巨石压垮 停下来容易,复活难! 不能被修复,不能重新运转 清理阴影比搬动废墟紧迫 人们要靠双手缝合这座钟记录的裂度 要从精神层面上预知下一个开始 时针、分针、秒针 凝固,像寄人篱下的孤儿 歌 唱 母亲的子宫里,用胎动 惬意地调整着躺姿,靠近 怦然的心动。
-
心灵放牧 缅怀舒同将军 朱善平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心灵放牧 缅怀舒同将军 朱善平
-
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论
-
作者:马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英琦 王英琦 焦灼 焦灼 散文精神 散文精神 嬗变 嬗变
-
描述:苦苦求索的历程。 对此,本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最初,生活和事业上的“曾经沧海”让作家走向旷野,书写了从西双版纳到南国花城,从西北漫漫荒漠到东北白山黑水的见闻感受。为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失落而焦虑而悲叹。二、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80年代中后期王英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身为女性,王英琦一方面对女性的生命经验有着深刻切身的体悟,一方面对女性的主体命运进行悠远的思考,以自己特有的言说方式呼唤女性要“美丽的活着”。三、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英琦由对女性主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更多转向对文学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探索上。她冲破一切生存假象和表面困厄,确立了抗拒尘俗的决绝姿态和求道殉道的终极信仰相统一的启蒙救赎的人文立场。 王英...
-
王益区“道德大讲堂”洗礼市民心灵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李阳、通讯员海燕报道:8月6日,王益区第三期“道德大讲堂”举行,宜君县文明办的领导干部也应邀来到王益区旁听了本期道德讲堂。记者了解到,“道德大讲堂”已成为王益区当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又一“阵地”。
本次道德大讲堂以“敬老孝亲”为主题,包括唱歌曲、学模范、学道德榜样、讲述身边人孝老爱亲故
-
一次心灵的洗礼 ——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金志良 林绍泉
9月8日上午,椒江区会议中心,王益群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正在进行。
台上,4位报告团成员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王益群同志生前立足本职、秉公执纪、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台下,听众们情难自禁、泪如雨下,思念在流淌,感动在传递。
低沉的乐曲诉说着哀伤,怀念在
-
一段心灵的挣扎史:苏轼黄州词文解读
-
作者:王玉英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州时期 苏武 苏轼 文化专制 词文 文人 “新我” “变”与“不变” 封建社会 王安石
-
描述:对苏武的研究,尤其对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认识不无神益。一、乌台诗案之训1、灾难突至的惊恐孔子曰:“富与贵,吾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儒家主张以正当的手段追求功名利禄,千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