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代老子“以佛解《老》”析論
作者:江淑君  来源:中國學術年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老子  以佛解老  蘇轍  王雱  葛長庚 
描述:》等多處可見。其間如何互訓,藉以達到佛、老會通的目的,頗值得關注。其二則是援引佛教專屬的概念命題、術語與老子說相附會。本文茲以「空」、「真空」;「妄想」、「分別」等佛教概念為代表,說明其間如何與老子
王安石派“引《莊》解《老》”探析
作者:江淑君  来源:政大中文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老子  老子  引莊解老  引莊解老  老子崇寧五注  老子崇寧五注  道德真經傳  道德真經傳 
描述:宰」、「真君」、「無我」、「喪我」、「至人」、「神人」、「以人滅天」、「以故滅命」、「反以相天」等術語皆被用來與老子說相證解,藉以達到莊、老會通的目的。此種種下注腳的方式,在老、莊同屬為一條義血脈
馮登府的三家《詩》輯佚
作者:賀廣如  来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家詩  輯佚  馮登府  王應麟  范家相  魏源 
描述:輯佚方法上,由原先最可靠的直引法,發展出師承法及推臆法,使輯佚內容較原先豐碩;而其輯佚時的術立場,從《疏證》時對《毛詩》與三家的不論高下,到《遺說》時三家勝《毛詩》多矣的說法,相較於范家相堅持《毛
論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術及文章
作者:張興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覯    教育  文章 
描述:術",醇質務實;不足之處在於好"張大其説",議論"粗疏",甚者還有迂闊"矯激"之弊。要之,胡、孫、石、李以儒名家而獻身教育,在術探索、教育實踐及"古文"創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樹,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汤显祖以情抗“”是宋明理学之“”吗?——达观“接引”汤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达观  以情抗“  “真心一元论” 
描述:学界普遍认为汤显祖以情抗即宋明理学之“” ,本文认为这是不确切的。汤翁《牡丹亭还魂记题词》是针对达观“情有者必无 ,有者情必无”而写的。达观的“有”、“无”之“”即“真心一元论”。汤翁
论《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情与矛盾
作者:李聂海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情与  情与  礼法  礼法  认知  认知 
描述:实性 ,这种东西方艺术遗产正是我们推进现代文艺创作情理观的思想瑰宝。
宫泽惠:浴火凤凰
作者:周鹏程  来源:国际音乐交流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凤凰  《游园惊梦》  普通话  记者招待会  昆曲  《牡丹亭》  导演  白先勇  厌食症  光子 
描述: 尽管失去了一线红星的地位,但是视演艺为生命的宫泽惠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始终默默努力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艺坛,在日剧《大胃王》和台湾电影《运转手之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惠清瘦迷人的样子。最近,她与
《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的比较研究
作者:林柳生 郭联发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情与  情与  比较  比较  异同点  异同点 
描述:”的异同点。本文认为,《牡丹亭》和《红楼梦》中的情与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红楼梦》中的情与是《牡丹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
《牡丹亭》情与的冲突融合
作者:杨艾明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融合  融合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之中的变化
象山、阳明“心即”说之比较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描述:"心"与""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