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8)
报纸(26)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5)
地方文献 (24)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2(32)
2009(22)
2008(8)
2005(12)
2004(11)
1999(12)
1998(9)
1994(3)
1990(6)
1985(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
大安出版社(1)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野生动物(1)
江西日报(1)
戏剧、戏曲研究(1)
解放军报(1)
民间文学(1)
回族研究(1)
晋阳学刊(1)
陆九渊的读书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高红菊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读书  现实意义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学做人",读书的前提是要立志,读书过程中要采取优游涵泳、与人切磋、大胆质疑、熟读精思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化繁为简的原则,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试论宋人的年谱
作者:吴洪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  宋代  文集  编年  年表  朱熹  胡仔  孔子  王安石  魏了翁 
描述:早在1987年,四川大学古籍所为编纂《全宋文》而普查现存文献时,曾枣庄老师就安排我普查宋人年谱,刘琳老师也曾予以指导。因此,我得以接触并逐渐瞭解年谱体,进而与之结下不解之录,先后编成《宋人年谱集目》、《宋编宋人年谱选刊》、《宋
王安石的命运
作者:胡金旺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命运  孟子  智性 
描述:的局面,从而最终达到控制和支配命运的目的。
从孟尝君看择友
作者:廖云新  来源:公关世界(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择友  王安石  政治家  现代人  人才 
描述:孟尝君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门下食客三千。至今民间还流传他倚仗“鸡鸣狗盗”之力逃出秦关的故事。事隔1300年后,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却指出,孟门三千客,为齐国强盛没做什么好事。若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没网罗真正的人才”。
汤显祖的“至情
作者:周媛媛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剧《牡丹亭》  戏剧《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映出汤显祖人性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论曾巩的语言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王安石与苏轼的庄子
作者:韩焕忠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庄子  参禅 
描述: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影响,是二人庄子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
论中国演剧的形成—兼论中西演剧的主要差异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品格  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  汤显祖  中国艺术  戏剧文学  戏剧演出  演员  戏剧表演  舞台形象 
描述:演剧成熟于十九世纪,经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诸大师的总结,已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现代演剧体系。中国演剧成熟于十七世纪,至今未经科学总结,正处于从古典演剧向现代演剧转化过程中。当前世界
人民审不应是参「审」判
作者:   来源:司法改革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民审不应是参「审」判
陸象山《春秋》探微
作者:劉德明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春秋  心学  解经学 
描述:。本文以〈大学春秋讲义〉与歷來《春秋》学之内容相互对比,指出象山在解经方法上往往会给人独断的印象外,在经典内容解释上也较无法对儒学提出新的丰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