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平淡中见深度,于景象中见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
作者:乐群 来源:中学语文(初中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于平淡中见深度,于景象中见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
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看
-
作者:赵渭绒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虚实手法 虚实手法 情论 情论
-
描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他们生活年代的相近且都逝世于公元1616年,这种巧合进而激发了学者的研究热情.然而两者的可比性并非由于以上原因,而是因为其创作在题材的借用、对情的彰显及其虚实手法的运用三方面的相似.
-
见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振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孝悌慈 打破光景 修正
-
描述:和践履的双重指向都归结到“孝悌慈”上来,而“孝悌慈”之道德依据源自个体禀赋于天道的“赤子之心”,“见心”便成为觉悟世人、成就圣贤的重要环节。“见心”既有对本心的自信,又包含本心“不容己”要呈现自我
-
吴登盛会见李纪恒一行
-
作者:谭晶纯 杨峥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登盛会见李纪恒一行
-
田野出秀峰 质朴见真淳-□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青年作家樊秀峰,出生在“十年动乱”初始的岁月,又学习和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下半期读大学的时候,我正在那座学校的写作教研室任教,对于每个年级里喜爱写作并且业绩突出的学生,都留有印象。樊秀峰对写作课的学习是用心刻苦的,他的练笔成果不时地得到师生们的赞许,但他从未停步歇息,课上课下,
-
从汤显祖诗、剧见葡占澳门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1591)疏因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触怒神宗皇帝,由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贬广东徐闻县典史。当年十一月迁谪途经澳门,澳门旖旎的风光、繁荣的景象、淳朴的民风使他诗兴大发。
《玉敬堂诗》卷十一收有汤显祖所作《听香山译者》(二首)、《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香岙逢贾胡》。诗中对葡国商人、少
-
张文学会见开行副行长王益一行
-
作者:吴梅张春霞 来源:广西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张文学 广西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 经济建设 自治区 行长 蔗糖产量 金属资源 投资拉动 经济发展目标
-
描述:9月13日,自治区副主席张文学在南宁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益一行。$$张文学对王益一行到广西表示欢迎,对开发银行支持广西经济建设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说,广西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而广西的经济建设起步较晚,投入也比较少。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地区,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区。广西的蔗糖产量和水
-
淘罢历史见渊源 ——《王益出版发行文集》读后
-
作者:毛鹏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淘罢历史见渊源
——《王益出版发行文集》读后
毛鹏
《王益出版发行文集》是“中国出版注丛”的第一部,由中国出版科研所和新闻出版报联合编辑,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文章大多写于80、90年代。文集
-
王益区广开言路做到边查边改见实效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娜、通讯员王晶报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益区坚持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群众需求、边学边查边改“三个全覆盖”,动员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使整改落实见实效。
广泛听取意见
-
通过“百姓城管”活动,市民表示——— 见垃圾就捡应是—种习惯
-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过“百姓城管”活动,市民表示——— 见垃圾就捡应是—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