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
报纸(60)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
非遗保护 (25)
红色文化 (8)
地方文献 (2)
地方风物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6)
2012(12)
2007(9)
2006(10)
2004(5)
2001(2)
1997(1)
1985(1)
1980(1)
195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光明日报(2)
人文杂志(1)
湖南教育(1)
中国民族博览(1)
咬文嚼字(1)
学术研究(1)
社会科学辑刊(1)
求索(1)
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1)
广昌戏民歌时调的美学书写方式与原生态特质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广昌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描述:析,以冀解读明清地方戏曲民歌时调的遗存与特质。
江西广昌戏舞台程式的民俗书写方式
作者:陈利利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广昌  舞台程式  舞台程式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描述:质文化遗产重要元素的遗存.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戏”为例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习俗  广昌   
描述: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
广昌“戏”曲牌中的其它声腔特征研究
作者:高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杂腔  曲牌  特点 
描述:广昌"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
戏曲牌的核腔类型及相关思考
作者:傅利民 戴和冰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海盐腔  曲牌  腔句  核腔类型 
描述:意义重大。
抚州广昌“戏舞”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作者:尹荧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广昌  戏舞舞 
描述:江西抚州广昌县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地方舞蹈—戏舞舞,它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分为曾、刘两大派别.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阐述了两家戏曲的起源、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论证
孟姜女故事原型与广昌戏的封闭性遗存
作者:李雪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  广昌  海盐腔  海盐腔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故事 
描述:本文探讨了孟姜女故事原型及戏的历史源流,以及戏在江西广昌曾、刘两家的封闭性遗存。探讨了广昌戏中的基本声腔为一唱众和,并有"杂白混唱"的高腔,考究了戏在流传至江西过程中汲取了从浙江流传至江西
称舜《娇红记》真情的内涵: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李春艳  来源:吕梁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娇红记  晚明  晚明  主情  主情  现实  现实 
描述:称舜是明代剧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其剧作《娇红记》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真情思想,这一真情思想的产生顺应了晚明主情的文学浪潮。与《牡丹亭》相比较,《娇红记》的真情思想既与作家的思想认识有关,又受明末
李觏非思想中的義利問題
作者:魏明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北宋思想家  北宋思想家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义利问题  义利问题 
描述:宋儒所不能言,而亦不敢言”之上的。本文探讨李觏非思想中的义利问题。
越韩,治道合—王安石政治改革思想研究
作者:赵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丰变法  儒学  道学 
描述:自信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揭示了道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熙宁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王安石作为关键人物,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儒学和佛老思想交锋。研究方法上,一是注重过程和变迁,关键性的动态过程比静态内容更能揭示思想的发展;二是采用系统性的方法,以“治道”关系为主线进行整体联结;三是着重以孟子和韩愈为参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