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下)——《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宗经    复古  变异  兴衰  变迁轨迹  史料记载  隋朝 
描述: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下)——《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舍韩入扬”和“庄抑老”:北宋王安石建构“内在”的两个维度
作者:杨天保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内在性  扬雄  庄子 
描述: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老庄"体系,将"老庄"一分为二;接着庄抑老,重释"庄学",引入其旷达精神,主动去深究中国原的天命观,为构建"王学"的宇宙本体论拓开初径。
词与诗的对接:论北宋词学体思想的发展流变
作者:许博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史  词体  发展流变  北宋词  以诗为词  苏轼  晏几道  词学理论  对接  词学思想 
描述:词学资料看,北宋的词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
作者:周薇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异端  援佛入 
描述:由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是:陆九渊并不排佛,认为佛教不是异端;其心学本体论和工夫论都吸收了禅宗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本体论思想对儒家哲学作出极大的贡献;并比较禅两者的思想的异同点,得出了禅本质
春秋战国时代、墨、道三家在音乐思想上的斗争
作者:  伍康妮  来源:音乐出版社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春秋战国时代 
描述:春秋战国时代、墨、道三家在音乐思想上的斗争
理解与融通:论王安石的释调和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李方泽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王安石  王安石  释关系  释关系  宋代学术  宋代学术 
描述:该文认为,宋儒与佛教多有关联,然独有王安石和佛教的关系与众不同.其他理学家都是出入佛老又归宗于,而王安石却是终其一生都对佛教有着同情的理解,他不仅不象其他理学家那样排佛,反而主张调和、融通儒释两家
唐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法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柳宗元  王安石  教育领域  大地主阶级  儒家道统  司马光  韩愈  历史地位  斗争 
描述:挽救不断加剧的政治、经济危机,不断提出要求革新进步的政治主张。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决定了以韩愈、司马光为代表的家和以柳宗元、王安石为代表的法家之间的激烈斗争。斗争的中心仍是复古守旧还是变法革新
论《宋元学案》、《明学案》的理学史观点
作者:卢钟锋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理学  黄宗羲  宋明理学  学统  朱学  王守仁  宋代理学  陆王心学  陈献章  陆九渊 
描述:异同之风不变。《宋元学案》和《明学案》的编纂,它的理学史观点,均符合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实际。
之争: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关系考辨
作者:张学强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争  陆九渊  教育 
描述:作为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的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尤其是禅宗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受佛学的影响很深,但从其性质来说,则属于儒家,从其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对佛教教育思想的批判中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朱熹之以陆学为禅学主要是从其外在方法论的特征而言,并非深入到其内在的思想属性。
明中叶学者的释之辨:以王守仁、罗钦顺为例
作者:陈志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罗钦顺    明中叶  理学家  儒家  陆九渊  佛教  宋代理学  王阳明 
描述:策,地方官学、书院的教材,也离不开朱学的典籍。宋代理学兴起之际,面对着以释、老二教作为对手的环境,理学家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方面从理论架构上吸取佛教和道教的精华;另一方面,在建构了理学自身的体系后,又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