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83)
学位论文(4)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5)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2(12)
2011(32)
2007(8)
2001(2)
2000(5)
1999(6)
1998(4)
1994(7)
1993(2)
按来源分组
福州晚报(3)
文献(3)
领导文萃(2)
科技文萃(1)
文教资料(1)
北京青年报(1)
图书馆杂志(1)
饭店现代化(1)
作品(1)
现代领导(1)
村:产业与生态共进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村村民在采茶 本报记者 张振中 6月27日,山上,茶叶种植大户彭秋根正在忙碌着,一根浇灌水管通向茶园里,茶叶灌溉用水得到了解决;山下,一根排污水管通向污水处理池,全家不再受到生活污水
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茶陵记者站唐艳丽通讯员李慧勤陈瑶)阳春三月,穿梭在茶陵县下东乡黄村,植树造林的火热场面处处可见,“村在林中、花在村中”的美丽乡村“升级版”雏形初显。 经过去年一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黄
军国画精品展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文新)由省文联等单位主办,杏花村书画院、深圳扬子国画院联合承办的“佛山九华·福地池州——黄军国画精品展”于11月17日在杏花村书画院开幕。 黄军,江苏南京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茶陵县下东乡黄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风光乡村: 户户有果树,处处闻花香 黄村就处在罗霄山下、洣江之畔,是典型的人多田少资源贫乏的村庄。和罗霄山扶贫片区大多数贫困乡村一样,5年前,黄村农村产业尚属空白,乡村环境恶化。穷则思变
李纪:纾难倾家第一人
作者:张小玲 邓淋彦 王日晶 赵炎雄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纪的青山农场遗迹目前仅存一栋“红楼”,墙上写着孙中山的字句。南都记者赵炎雄摄 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丁新豹介绍李煜的革命事迹。资料图片 一部辛亥革命史当中的身影,除了那些亲身上阵
李纪:富家公子“毁家纾难”
作者:冯瑶君  来源:江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纪 资料图片 1 2 3 图片说明: 1 李纪在1901年拥有及经营的“青山农场”,已被香港政府定为“一级历史建筑”。 图片来自罗虎林的博客,请作者与本报联系稿费。 2
地瓜馅汤圆 □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65年在部队过元宵节时,我吃到了一种特殊的汤圆。那种汤圆的皮是水饺皮,馅是剥了皮的熟地瓜,没有调料没有糖。这无糖的汤圆也甜蜜,让我吃得惬意快乐不想家,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天下午,班里领来了和好的面和半盆羊肉馅。战友们得知晚餐是羊肉水饺,都高兴得不得了。有的乐得手舞足蹈,有的反复念叨着
雷锋“破案”山东潍坊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64年12月26日,我们这批新兵刚换上军装,便开展学雷锋活动。新兵们热情很高,抢着扫地,争着打洗脸水,帮着年龄小的战友打背包。 关键时刻,也出现了一件与学雷锋气氛不协调的烦心事。俺们新兵三班的小傅说有人偷了他10元钱。那时百姓贫穷,这10元钱是他父亲去集上卖了一只羊,让儿子带上的。在鸡屁股是银
养生莫戴“紧箍咒”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季羡林老人生前对养生有个“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其创意告诫人们,这看似无术是有术,养生莫戴“紧箍咒”。 养生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更健康,千万别把自己困在五花八门的养生“咒语”里。比如,有人听说慢跑是最好的有氧运动,便不顾自己的承受能力一跑就是十多里,结果弄得血压升高,全身疲倦,越
兔子闯进厨房来 □潍坊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59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晚上,我所在的商河县朱集公社(现属乐陵县)民兵六连炊事班,碰到了一个难忘的趣事。一只兔子居然闯进厨房,“兔子叫门,送肉来了”这句俗语成了现实。 那年冬天,朱集民兵团奉命治理商河县城北的沙河,民兵六连住在常庄公社西昌王村,伙房设在王长义老汉家中的车屋里,我任司务长。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