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58)
报纸(2157)
学位论文(135)
图书(68)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6)
历史名人 (1688)
非遗保护 (10)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2(607)
2010(515)
2009(474)
2008(514)
2007(329)
2004(136)
1986(54)
1984(34)
1982(49)
1963(6)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57)
中国戏剧(50)
剧影月报(43)
舞蹈(18)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2)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文学评论(8)
舞蹈研究(6)
创作评谭(5)
《泊船瓜洲》中的“绿”
作者:冯德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绝句  泊船  杨万里  严羽  文学作品  晚唐  读者想象  苏黄  春风 
描述:"荆公绝句最高,得意处高出苏黄"(严羽),"五七字绝句难工,唯晚唐与介甫最工于此"(杨万里)。王安石的绝句最工,这首《泊船瓜洲》便是其"工"的名篇;而其中"绿"字
百年误读还是千年争论——也“克己复礼”的释义及其它
作者:熊燕军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己复礼  伦理政治  孔子  周礼 
描述:念,而是一个既包含伦理学又包含政治学的概念。礼与仁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仁高于礼的关系,不论是仁还是礼,它们的基础都是宗法制。孔子超越了周礼而没有背叛周礼。
曾巩的咏怀诗
作者:李艳敏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观  咏怀诗 
描述:曾巩的咏怀诗大多言之有物,富有感情,反对宋初西昆体形式主义诗风,从创作实践上支持了欧阳修所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
汤显祖与明代出版文缘
作者:宋秀珍 王菊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明代  出版  出版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宋史》、点评并出版《花间集》等大量的编纂活动,都与出版事业有关。
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作者:潘丹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众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三度创作  牡丹亭 
描述:理、观众的作用等方面。李渔观众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创作论,所以观众论与创作论紧密结合,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李渔观众论在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上表现出独特
两个最佳女配角
作者:吴文昭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春香  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情剧双璧”。它们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前人也对二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本文则选取了两剧中的配角红娘和春香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同和异,并分析了产生异的原因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困境
作者:王珏平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磨腔  牡丹亭  昆曲传习所 
描述:本文的核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探讨了其起源,形成,繁盛及其衰落,并且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时代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客观的阐释。同时着眼于今天昆曲的现状,回溯和审视新中国戏曲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对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昆曲究竟该如何认识,如何抢救,如何保护做了慎重的思考。
臧懋循改編評點《還魂記》呈現之曲學批評及其意義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湯顯祖  牡丹亭  還魂記  戲曲批評 
描述:道,因此音律的辨正可說是臧懋循改編《牡丹亭》之首要目的,故本文將研究焦點集中於曲學方面,透過對於臧懋循改評本《還魂記》中更動曲牌、刪改曲文等動作的詳細分析,結合眉批的說明,深入探究臧懋循對湯顯祖
臧懋循改编评点《还魂记》呈现之曲学批评及其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汤显祖  牡丹亭  还魂记  戏曲批评 
描述:臧懋循改编评点《还魂记》呈现之曲学批评及其意义
牡丹亭》赏鉴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明·汤显祖作。写杜丽娘慕色还魂事。共五十五出。 剧情是:南宋时期的南安太守杜宝只生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尚未许配。伴读的使女春香,偶而发现了杜府后的花园,并引领丽娘偷偷游了花园。久困闺房的丽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动了访春之情。丽娘回屋后,忽做一梦。梦见一书生手拿柳枝要她题诗,后被那书生抱到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