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东汉隆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重尚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学为重,孔颖达云:“《》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
老子《道德经》中“”之探微:兼及早期周孔之比较
作者:许彦龙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道德经》 
描述: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江西抚项目相山隧道右线贯通
作者:肖云忠  来源:铁路建设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抚州讯 3月9日,由二公司承建的江西抚(州)——(安)高速公路项目相山隧道右线胜利贯通。 贯通仪式上宣布项目开展大干120天活动并宣布成立五个青年突击队。抚高速公路项目办对项目部
云南与班迭棉结为友好省
作者:季征 黄喆春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云南与班迭棉结为友好省
? 故事酒吧-王安石以灯联为媒-□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这不禁令古今文人文思涌动,创作出不少咏灯的佳诗妙联。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要算北宋时期王安石的灯联为媒了。 20岁时,王安石赴京赶考。就在元宵节那天,他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门前高挂着走马灯,灯下悬一“征对招亲”上联,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热心的哥拾金不昧甘做无名英雄■周鸣
作者:周鸣吉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热心的哥拾金不昧甘做无名英雄■周鸣
姜洪种地盖膜两作收入高
作者:张宗孟 张坤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姜洪种地盖膜两作收入高
由蔡侯墓青铜器看“初”和“吉日”
作者:李学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王光  青铜器    《周礼》  《左传》  楚平王  陈梦家  编钟  朔日  倒装句 
描述:本文从1955年出土的蔡侯墓金文入手,论述了“初”和“吉日”的涵义。作者认为,“初”不一定是朔日,但包括朔日,必在一月之初;而“元日”、“吉日”与“”均同义,即为朔日。关于传世文献中的“初
“同物异名”的概念应是全同关系——与姜全先生商榷
作者:朱庆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物异名  同一概念  全同概念  词义  马铃薯  概念的内涵  同语  土豆  色彩意义  具体语境 
描述:姜先生认为“土豆”和“马铃薯”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其理由是“土豆”和“马铃薯”是同物异名。由此可见,姜先生是把同物异名的概念看成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概念的,同物异名的概念间的关系不是
蒜酪蛤蜊之味——读乔《荆溪即事》
作者:李晓晖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散曲    散曲史  蛤蜊  元代散曲  清丽派  离情别绪  梅花  风流才子  胡应麟 
描述:。其散曲风格并不拘于“清丽”一格。而是趋向多样化。故王骥德、胡应麟等人又将其比作唐代的“鬼才”诗人李贺。若要探讨乔在元散曲史上的地位,这首看似怪诞的[折桂令]《荆溪即事》是不可忽视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