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50)
报纸(2052)
学位论文(68)
图书(29)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24)
非遗保护 (246)
地方文献 (188)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17)
红色文化 (16)
才乡教育 (10)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82)
2012(225)
2011(316)
2010(813)
2009(354)
2008(320)
2006(113)
2004(76)
1998(68)
1993(42)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9)
书品(13)
解放军报(9)
东方早报(7)
中国典籍与文化(7)
收藏(拍卖)(5)
读书(4)
收藏界(3)
人民文学(3)
陇右文博(1)
永年先生藏书趣闻
作者:曹旅宁 付文军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年  藏书  古籍版本学  趣闻  民国时期  版刻 
描述:、做著述,也写写题跋,得古人藏书真趣。 永年先生开始收藏版刻书,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那时黄先生还是一位初中学生。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黄先生15岁,开始购藏版刻书籍。先生自述:“抗战爆发
永年先生二三事
作者:张伟然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九九六年春节刚过,我所在的单位办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永年先生,让我去火车站迎接。那之前我和他没见过面,出发前,我特地把他的大名写在一张纸上。谁知那张纸竟一点都没有用。站台上人潮
梦得与苏轼——与王安石比较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得  苏轼  王安石  宋代  文学  文化 
描述: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生活旨趣的趋同和文学创作的规模,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相比较而言,梦得与王安石之间没有这样的复杂关系和特殊的“情结”,不过,在
《伤仲永》中“乞”字释义商兑——中学文言文中的施受同
作者:夏麟勋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人  左传  钱币  孔颖达  施受同  中学文言文  主动与被动  古代汉语  王安石诗  古代诗文 
描述:呢?得其诗又有何用呢?实在使人费解。按“乞”属于正反同中的施受同,既可用于受事者,训“求取”;又可用于施事者,训“给予”。北京师大《古代汉语》下册云:“正反同中还有一种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受
《阳春集》、《珠玉》异同辨
作者:胡淑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晏殊  晏殊      阳春集  阳春集  珠玉  珠玉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首先,《阳春集》、《珠玉》基本上属于"酒席文学",冯、晏所采用的仍是花间所肇始的传统艳情题材;其次,冯、晏二人
试论欧阳修与晏殊的差异
作者:杨有山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欧阳修  晏殊  晏殊      差异  差异 
描述:欧阳修与晏殊在艺术渊源和创作倾向上虽有一致之处,但更存在着明显差异:(1)晏、欧题材内容的不同;(2)晏、欧艺术风格的差异;(3)晏、欧语言特点的不同。晏是士大夫雅词的典型代表,欧
北宋女词人魏玩初探
作者:汪超 吴礼庆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魏玩  魏玩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 
描述:魏玩是北宋重要的女词人,其既有民歌风味又不失文人雅致。虽内容多闺怨怀人,感时伤春,但在意象选用上自有特点,以"花意象"的功用为例可见其一斑。其遣词每驱使前贤成句,其意境营造更是带着作者的性别印记
晏几道的文化心理与学思想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  学思想  学思想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出生世家,生平坎坷。老庄思想和魏晋风骨成为他文化心理的主要因素,佛禅思想亦有体现。同时,他认为源于乐府,应该遣情抒怀,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的创作上,他追求雅致,并表现出一种平等
二晏论略
作者: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晏殊  晏几道    厚重感  理性思考 
描述:二晏论略
晏殊欧阳修之比较
作者:房日晰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婉约  寿  豪放 
描述:晏殊、欧阳修,其内容大都是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趣,风深美婉约,风格雅洁隽秀。晏殊的祝寿,在史上或有一定的影响;欧阳修写人物形象的,值得肯定。而其豪放,对苏、辛豪放派的形成,则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