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丹溪和理学的关系
-
作者:徐树民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思想 学术思想 朱熹 治学方法 太极图说 周敦颐 陆九渊 错简 朱丹溪 百家争鸣
-
描述: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在我国医学史上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丹溪生平和理学的关系很密切,要深入和全面地研究丹溪的学术思想,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对丹溪和理学的关系进行一下探索,是有必要的。
-
理学与元代文学思潮
-
作者:查洪德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理学 文学思想 根本问题 哲学思想 陆九渊 元代文学思潮 朱熹 传统儒学 宋代理学 官方哲学
-
描述:颐,南宋朱熹、胡宏、吕祖谦、张栻、陆九渊等人的发展,取代了传统儒学,成为学术的正宗。其中朱熹被认为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由于对世界的本原这一哲学根本问题认识的分歧,宋代理学分为三派:南宋朱熹
-
宋词与宋代理学
-
作者:崔海正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家 《全宋词》 宋明理学 词体 “雅正” 陆九渊 《乐府指迷》 魏了翁 议论说理 传统儒学
-
描述:宋词与宋代理学
-
“理学”、“心学”及“鹅湖之会”
-
作者:李海军 来源:考试(高考 文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心学 鹅湖 格物致知 认识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知行合一
-
描述:晋南北朝是我国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如羯族建立后赵、鲜卑族建立北魏等。
-
吴与弼的理学思想
-
作者:张运华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心" 端坐 静悟
-
描述:在理学向心学转变的过程中,有三位理学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分别是薛碹、吴与弼和陈献幸,而吴与弼与陈献章有师徒之情,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研究吴与弼的理学思想,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陈献章
-
鹅湖之会:心学与理学分野
-
作者:解光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之会 吕祖谦 《宋元学案》 心学 格物穷理 道问学 心即理 尊德性 发明本心
-
描述:然的调和人。鹅湖之会的准确时间应是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6月5日。
-
从汤显祖管窥晚明思潮:以《牡丹亭》为起点
-
作者:唐卫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经历 晚明政治 戏剧创作 《牡丹亭》 戏曲理论
-
描述:”的道路。因此第四章既是前三章的一个自然结论,也是贯通前三章的核心。而这只是本文要达到的核心目的之一:重新认识汤显祖的创作和思想。在结语当中本文力图通过汤显祖指向的是晚明思潮的问题。
-
北宋事功思潮的崛起:以王安石为例
-
作者:谢孝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事功思潮 事功思潮 王安石 王安石
-
描述:崛起于北宋的事功思潮以“富国富民”为价值目的,以“理财”为形式,以“事功”为内容,围绕这些问题在北宋文官集团中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是北宋事功思潮发生,发展的主线。本文正是沿此线索对北宋事功思潮
-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
-
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心学思潮
-
作者:陈永标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晚明心学 《牡丹亭》 戏曲观 心学思潮 戏曲艺术 个性解放 文化专制主义 文学创作 人文主义
-
描述:时代要求,才是汤显祖“主情说”的基本内涵和美学价值。文章还与欧洲中世纪文艺思潮作了一些比较,提出了中西作家反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斗争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相通相似之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