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名人时间”应是公益行为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拍卖“名人时间”应是公益行为
-
再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与主题思想
-
作者:王遂一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创作时间 王安石变法 《宋史》 宋神宗 物资回收公司 熙宁 主题思想 《东京梦华录》
-
描述:一、从《宋史》张择行传推测张择端可能与张择行有家族关系,以及张择端游学京师后习绘事可能同张择行仕途风波有所关连;二、进一步阐述了“清”图作于熙宁八年前后并隐含政治色彩的观点。
-
汤显祖离开徐闻时间考
-
作者:周悦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徐闻 史料考证
-
描述:有关史料认定的汤显祖离开徐闻时间为“万历二十年春”具有疑点,是站不住脚的。通过对汤显祖诗文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得出“汤显祖离开徐闻的时间不是万历二十年的初春,而是该年的深秋”的结论。
-
陈艾之争的时间再议
-
作者:李新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艾南英 文学 论争
-
描述:陈子龙和艾南英同为明末文学领袖和爱国志士,发生在二人之间的一场关于散文复古取向的文学论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而关于此次论争的具体时间,史料记载多有抵牾,而当今研究者说法或闪烁其词,或主观臆断成分大
-
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
作者:李宝柱 来源:长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 历史 中国 中国
-
描述: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
蒙元之贰臣,朱明之废宦,易代之文人:论元明之际作家危素
-
作者:张文澍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易代 元明易代 危素 危素 诗文 诗文 历史 历史
-
描述:致在易代关头转事明朝,为新主所鄙视,成为废臣,最终凄凉地死去。但是,他保存前朝史料,"亡国而存史",尚有值得鉴谅之处。
-
《周代史官文化》读后琐记
-
作者:赵锡元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史官文化》 历史 《周礼》 许兆昌 中国
-
描述:可数的经学家、史学家 ,在其一生长达 70多年的研究、著述与执教过程中独树一帜 ,受业弟子满天下 ,因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集体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 ,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以前撰写博士论文时 ,本文作者只是从史官制度角度考虑问题 ,涉及范围不广 ,这次出书 ,作了较大改动、扩充 ,从文化视野观察问题 ,增加了《学术篇》等专章。此书博采诸家之长 ,集资料内容之多 ,范围之广 ,可以说把从前研究者所论及的方方面面 ,都包容在内。作者思想灵活 ,判断准确 ,读书得间 ,能独抒己见 ,发前人之所未发。《周代史官文化》全书共五章 ,除第一章《源流篇》 ,从文字学角度推论“史”字构形与史官的起源 ,和第五章《余论》所占篇幅很小。其余二、三、四等章 ,着重探讨了周代史官的群体 ,职名职事 ,史官职责 ,史官设置系统 ,职能结...
-
驳陈景元的秦俑新说
-
作者:陈霞 赵鉴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俑 建筑专家 陈景元 历史 文物
-
描述:近日,看到2008年1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的《秦俑之争更上一层楼》一文,文中建筑专家陈景元先生提出秦俑实际上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经过仔细阅读,发现其中破绽甚多,下面依据考古的成果和史实说明一下我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