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应是一个可以体面生活的地方
-
作者:姚洋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低度发展 农村养老 农村居民 村庄布局 村民自治 城市化率 社会生活 城市化道路 乡村
-
描述:农村应是一个可以体面生活的地方
-
评论农村不应是“被卫生遗忘的角落”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评论农村不应是“被卫生遗忘的角落”
-
农村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是“强县”
-
作者:施维 来源:今日信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村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是“强县”
-
农村劳力转移应是一项国策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村劳力转移应是一项国策
-
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人民论坛)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人民论坛)
-
农村教育家应是做“农家菜”行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村教育家应是做“农家菜”行家
-
农村成教中心校也应是科普中心
-
作者:项复民 来源:成人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普 中心 成教中心
-
描述: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农村成教中心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科学方法使自己成为科普的中心阵地。
-
农村城市化应是三个文明的统一
-
作者:厉以宁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三个文明 经济增长 生态文明 生态效益 国民财富 生产总值 生态与经济效益 社会的生活 资源耗竭
-
描述:经济增长有正负两方面作用。经济增长的正作用,反映于促进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助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则反映于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等方面,使得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受阻,导致社会的生活质量下降。
-
基层共产党员应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
作者:林太学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党员 党员素质 生产力代表
-
描述:共产党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村党员的素质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介绍了湖北省襄阳县在促使基层党员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
农村党支书应是“四个五”干部
-
作者:白玉明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党支书 农村经济 村干部 小康社会 公仆精神
-
描述:今年,在革命老区榆社、左权、黎城、武乡四县考察工作时,了解到四县的贫困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2000年这四个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00元,是当年全国人均水平的46%,是山西人均水平的63%。年人均纯收入62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0%-30%。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困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