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杜丽娘“天然人”形象
作者:郭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杜丽娘  “天然人”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汤显祖 
描述: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借此提出杜丽娘的天然人形象观点,从而探讨作者汤显祖的创作动机与局限。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应是哲学层次的发现:马克思的发现片论
作者:张凌云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  哲学层次的发现  哲学层次的发现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描述: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正义的历史性、层次性与小共同体经验:回应张铭先生
作者:沈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政教分离  政教分离  正义一元论  正义一元论  小共同体  小共同体 
描述:现了诸多盲点和误区.基督教正义一元论转变为世俗政治正义的过程中.并非是"极权政治的土壤".张先生更大的误区还在于.以一种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现代性的叙述手段.忽视了人类正义认识的历史性、层次性和小
澳门戏剧概述
作者:胡国年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澳门  牡丹亭  明朝  写作  关系 
描述:澳门戏剧概述
古诗炼字面面观
作者:林凯伟  来源:中学文科(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炼字  “诗眼”  王安石  “绿”  写作 
描述: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
白先勇:我用写作表达人类心灵无言的痛楚
作者:邓翔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作家  传统文化  《牡丹亭》  《台北人》 
描述:他有着贵族的出身.命运几经变化。虽年近古稀,白先勇仍然带着抹不去的优雅气息.他说.自己文字中的感伤和悲剧色彩与生俱来……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王安石找到了生花笔(写作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创作的诗歌《江上》、《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等是古今公认的佳作。 王安石20岁那年,背负书籍、行李,从家乡临川,到宜黄鹿风翰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的指导下,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天,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某夜李白梦见所
散文写作应是一种精神发现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散文写作应是一种精神发现
平易淡雅的写作——读徐芳散文集
作者:暂无 来源:黄山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平易淡雅的写作——读徐芳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