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宋代官制考证柳永的生平
作者:吴熊和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州县官  宋代  著作郎  选人  屯田    晏殊  进士  生平 
描述:柳永登第释褐之后,在他的途上不断遇到障碍,改官和转官就是壁垒森严不易通过的两个关口。
王安石的隐心态及其诗文之理性
作者:邵明珍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矛盾心态  理性 
描述:使其诗文创作带有独特的理性。
吴曾生平履考补
作者:孙赫男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  生卒年    简谱 
描述:吴曾为南宋重要笔记作手,其《能改斋漫录》援据赅洽,辨析精核,向来为学界所倚重,然于其人之生平履,载籍却多语焉不详,且互有龃龉。本文广为搜求,对吴曾其人生卒年作了考证,对其入身份、任职地域、诗文
对唐宋经典作家隐思想的重新审视
作者:张文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作家    唐宋  作家研究  评判标准  学术界  评价 
描述:经典作家的重新审视及其评价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宄其原因,一是经典作家研究过热,渐渐出现一些被“悬置”的现象和问题,有感于此,学界重提经典作家研究之重要性:二是研究观念、价值评判标准的变化,促成了对经典作家的重新研究和评价。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隐情结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隐情结    周礼  仁政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隐观的束缚,积极求。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
淮海居士未心态平议——兼与后山居士比较
作者:张海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师道  居士  王安石  宋代文人  黄庭坚  元丰  淮海  山居    苏武 
描述:淮海居士未心态平议——兼与后山居士比较
邓家军离奥运门票只差一步 王鹏:带我去伦敦吃中餐吧
作者:管吴澄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男篮亚锦赛 半决赛 中国队 56∶43 韩国队 跨过最艰难的一关,邓家军距离奥运门票只差一步。在昨晚的亚锦赛半决赛中,中国男篮以56比43战胜了韩国队,顺利挺进决赛。今晚8点,中国男篮在冠军争夺战中迎战黑马约旦队。如果拿下这个复赛中曾大胜33分的对手,邓家军将以冠军身份拿到亚洲唯一一张直通
7月31日至8月1日 陈良画展法拉盛举行 侨报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月31日至8月1日 陈良画展法拉盛举行 侨报记者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中的与隐——以白居易、胡应麟为例
作者:许菁频  来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自传  出仕  归隐  两难抉择  白居易  胡应麟 
描述:中国传统文人的出仕与归隐情怀在古代自传中得到了真实、细致的写照。在古代自传中,能在与隐中做出十分坚定的选择的传主可谓寥寥无几。在大多数传主身上,与隐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只是有的传主隐藏得较为成功
千古风流道山亭——曾巩闽期间的文学创作
作者:淙源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曾巩  “唐宋八大家”  风流  “记”  福州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以龙图阁的官衔,任福州军州事兼福建兵马钤辖,在此期间。为福州乌山的道山亭作记,题名《道山亭记》。文以亭丽,亭以文传,这“亭”和“记”从而闻名遐迩,永留后世。[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