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遭遇”王安石
-
作者:韩闻 来源:职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苏东坡 宋代文学 翰林学士 北宋时期 冯梦龙 警世通言 宋哲宗 学识渊博
-
描述:王安石,多次交手,他始存轻慢,终落羞惭。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描写了王安石为难苏学士的一些细节。
-
王安石写过《石钟山记》吗
-
作者:靳顺高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王安石 鄱阳湖 石灰岩 散文 苏轼 长江 文学 褒禅山 高中
-
描述:2011年第10期《人民文学》刊有一篇《扒火车与钟山寺》,文中说:"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记》.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看到这里很是惊讶,凡是上过高中的人都
-
试论王安石的咏物诗
-
作者:李锐波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物诗 政治原因 诗歌创作 文学的本质 创作方法 承上启下 艺术手法
-
描述:创作方法,又力图开辟属于自己的风格。
-
杨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
作者:刘京菊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时 王安石 新学 天人 义利 人性
-
描述:,更展示了洛学与新学这两种学术思维路向及价值取向的差异。
-
王安石《明妃曲》在宋代的接受
-
作者:付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宋代 认同 曲解
-
描述:及新法的政治否定和诋毁,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理学与新学彼此消长过程中在学术、政治地位上的激烈争斗.故宋代对《明妃曲》的接受史突出地反映了诗歌与政治、学术的紧密联系甚至混淆对于诗歌接受过程深刻的负面影响.
-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
作者:汪微微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道 无私 人情世故 风雅
-
描述: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人情世故一回,借着牡丹花开,很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
-
活剥王安石《孟子》诗贺《粤海风》百期
-
作者:傅书华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风标 海风
-
描述:谁言沉魂不可招,百期真言竟风标。莫道举世嫌迂阔,亦有斯刊慰寂寥。(附记:王安石《孟子》原诗为:"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改革 目标 全面分析 积贫积弱 不足 锐意改革 著名 梅花 褒禅山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中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正是王安石一往无前、九死未悔精神的真实写照:定下目标,积极去做,绝不中途放弃,即使最终没有成功,那也可以无怨无悔了。嘉
-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与王安石(一)
-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四川西部 峨嵋山 三苏祠 庭院 岷山
-
描述:(一) 在四川西部的岷山与峨嵋山之间,有一座盛产鱼米蚕桑的眉山古城,城里有一座举世景仰的庭院。古今中外,无数双眼睛向这里投来崇敬的目光,无数游人来到这里流连赏叹,凭吊膜拜。这座庭院,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三苏祠”——一个文星灿烂的家族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
王安石《洪范传》作年论辨
-
作者:胡金旺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洪范传》 变法时期 道本体论 人才观 君臣观
-
描述:不同篇章中相关思想的关联及其人才观、君臣观思想内容所属的阶段来判定,认为传世的《洪范传》文本的写作年代应该被确定为王安石熙宁三年上呈给神宗皇帝前夕,属于其后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