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燠扬州题襟馆考述
-
作者:高政锐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述 扬州 清中叶 诗人 风雅
-
描述:曾燠(1759-1831),字庶藩,号宾谷,江西南城人,清中叶著名诗人、学者。他初任两淮盐运使期间,标举风雅,奖掖后进,广交天下诗客。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建立了题襟馆。
-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
-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梅村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汤显祖去世时,吴梅村虚龄八岁,前者是江西临川人,后者是江苏太仓人,而且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自遂昌弃官归家后,再也没有到过吴地,在汤显祖生前,吴梅村应该没见过
-
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
-
作者:孙承晟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璇玑遗述》 《写天新语》 自然哲学 西学中源
-
描述: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有清一代思潮之变迁.
-
王震生平及其交游——三槐王氏人物考之二
-
作者:李贵录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震 北宋 王安石
-
描述:王震是三槐王氏子弟中比较有名气的人物 ,一生多姿多彩。虽然他在政治上 ,比较偏向于王安石的“改革”。但由于他正直的性格 ,又使他与新党中的一些政治投机分子格格不入 ,并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同时 ,他也与当时的文人有交往 ,展示了他文才的一面。
-
汤显祖与屠隆交游考——兼论《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真伪问题
-
作者:吴新苗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屠隆 遂昌
-
描述:汤显祖和屠隆都是明代重要的戏曲家,也是志同道合的至交。本文着重考证他们在遂昌的交游,探讨《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的真伪,以及此次两人的遂昌相会在晚明戏曲史、文学史上的意义。
-
袁桷与元诗四大家交游考:袁桷与虞集
-
作者:封树芬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诗四大家 虞集 墓志铭 元代 诗文唱和 翰林院 学士 卿大夫 京师 儒学
-
描述:袁桷是元代中期文坛上一位重要的文人。元代大德、延祐间,袁桷与以虞集为代表的"元诗四大家"共事一朝,相互唱和,共同推动了元文坛"盛世之音"的到来。历来谈及元诗,一般均以"元诗四大家"为代表,其它诗人很少被论及,袁桷也少有关注。对这位文人,《四库全书
-
浮山法远代传曹洞宗法脉考述
-
作者:陈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禅宗 曹洞宗 曹洞宗 安庆 安庆 浮山法远 浮山法远 投子义青 投子义青
-
描述:浮山法远是宋代临济宗高僧,他禅理高深,不仅仅悦服禅林,也声播士林。他曾受曹洞宗大阳警玄之托,代曹洞宗物色了法脉继承人投子义青,并付其曹洞、临济两家禅法,使中断了四十多年的曹洞宗法脉得到了接续、振兴。临济宗宗师为曹洞宗培育法嗣,在千余年的禅宗发展史上是一件罕见的异事,也是一段名垂千古的佳话。
-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作者:华玮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诗·豳风·七月》与《周礼》“豳诗、豳雅、豳颂”之关系考述
-
作者:刘茜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龠章 豳诗 豳雅 豳颂 风 雅 颂 《诗经.七月》
-
描述:七月》以及用豳龠与颂合奏《豳风·七月》。
-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误收五首考述
-
作者:寿涌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集 误收 依据
-
描述:人信服的依据来.故本文试图重在突出事实根据,对一些误收之作力求搜寻出相关的人物事迹和版本年代来,然后再以这些史实为依据,用来证明其确系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