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64)
报纸(1238)
图书(88)
学位论文(57)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38)
地方文献 (1185)
地方风物 (79)
红色文化 (60)
非遗保护 (53)
宗教集要 (32)
才乡教育 (22)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461)
2013(219)
2012(319)
2010(305)
2009(266)
2006(126)
2005(90)
2000(49)
1986(37)
196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8)
上海戏剧(78)
天天新报(15)
戏文(13)
新闻晚报(9)
扬子晚报(7)
戏剧艺术(6)
新华日报(2)
中学生(1)
改革与开放(1)
昆曲摭憶② 鸂鶒和秋雁(燕)老腔老调老身段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明代昆曲  杜丽娘  长生殿  牡丹亭  杨贵妃  创新  表演  戏曲传统  动作 
描述:唐明皇叫多了,把你叫得竟得了糖尿病,以后让他们都叫你蔡明皇好了!"大家都乐了。阿澎跟我说,1960丰那会儿,她们还都是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读书的小朋友,跟着俞振飞和言慧珠两位校长赴京拍摄电影《游园惊梦》。当时,梅兰芳亲自到护国寺门口来接他们,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小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梅老师。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这些大名家,都非常开明、非常亲切,给阿澎留下了深刻印象——越是有谱的人越不摆谱!
移步不换形 新版昆剧《玉簪》的艺术性探讨
作者:王悦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簪  艺术性  青春版《牡丹亭》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昆剧  艺术评价  现代感  梅兰芳 
描述:理由有三。
龙头虎年 龙腾虎跃——上海艺术院团厉兵秣马创排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节  京剧表演艺术  京剧院  上海昆剧团  改革改制  演职人员  研究生班  《牡丹亭》  《琵琶  《雷雨》 
描述:上海京剧院新年伊始,上海京剧院排练厅热火朝天。几经修改的新编神话剧《宝莲灯》导演又易人,在5月份举行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将以一台精湛的“尚长荣专场演出
新枝古韵“梦”剧场 《紫钗》两位主演印象
作者:李晓 古川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  “梦”  印象  主演  剧场  古韵  一见钟情  李益 
描述:在《紫钗》中扮演李益的黎安、扮演霍小玉的沈昳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唱演俱佳。黎安善于扮演俊秀多情的才子,他创造的李益形象在性格较原著更能为人接受,除情志不变外,还带有潇洒风度。李益与霍小
喜见另一个汤显祖 昆剧《紫钗》观后
作者:孙惠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梦” 
描述:上海昆剧团的《紫钗》,让我们看到了汤显祖的那个梦的味道很少、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另一面。《牡丹亭》可以说是中国戏曲中最优秀的剧本。但若是人们因为喜欢《牡丹亭》,就以为中国古代女子全都像杜丽娘那样,婚前
动机与选择 《紫钗》排演读解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  排演  上海昆剧团  读解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描述:排演《紫钗》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寻访“活郭槐”——上海京剧著名演员张达发
作者:张伟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院  《狸猫换太子》  演员  艺术标准  工宣队  戏剧表演  成熟感  白玉兰  “样板戏”  排练厅 
描述:颇吸引人的成熟感。我对他的直率很感兴趣。“对得奖这件事,我认为首先要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得这个奖。还要遵循艺术标准。检验我是否够这个奖。当然,获奖是一种荣誉,是领导、评委、观
昆丑的骄傲与哀愁:“五毒”俱全 五色绚然:昆剧名丑张铭荣
作者:叶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骄傲  骄傲  昆剧  昆剧  杨鸣  杨鸣 
描述:清代名丑杨三(即杨鸣玉,苏州人,曾跻身“同光十三绝”之列)表演“五毒”最为拿手,他去世后,这类绝技一度遇冷,故当时社会上曾有“杨三一死无苏丑,京中五毒乏后人”的俚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