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烈士后代情暖建国前党员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纪念亭旁起义80周年之际,县领导李浩、章文英、朱建新、叶剑、王先义、邵全建、姚君明、梅式苗、王从志等分赴各个乡镇,走访慰问了建国前老党员和困难烈士后代,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5月27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浩来到亭旁镇包家村,看望并慰问了亭旁起义烈士包定的后代,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和
-
走近一个人,感受万般情——《泊船瓜洲》教学解读
-
作者:高祥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古诗 诗歌 学生自读 解读 学生感受 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 过学习
-
描述:一、基于《泊船瓜洲》诗歌本身(字面或感性)的研读1.导入: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试着走近一个人,了解一段史,感受一种情。(板书:泊船瓜洲)2.师
-
以“情”为帜 率性张扬:论晚明情感美学的现代意义
-
作者:陈胤瑾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个性自由 李贽 袁宏道 汤显祖 冯梦龙
-
描述:明代中叶以来,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诸人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情感美学思潮,极力推崇人的自然情感,以对抗程朱理学。而在他们的诸多理论和文学创作中都迸发出个性自由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等具有现代意义的火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
油彩《牡丹亭》
-
作者:邵彦 来源:美术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油彩《牡丹亭》
-
牡丹亭起舞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不提超越昆曲杜丽娘靠“威亚”穿越生死———
本报讯从昆曲到现代舞,再到芭蕾,近几年,《牡丹亭》成了
舞台题材的新宠。7月21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
-
【图说《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图文/杜璞 19如杭 柳梦梅与杜丽娘落居杭州,两人新婚燕尔,恩爱非常。石道姑匆匆赶回,告知考场已开,丽娘捧觞祝柳梦梅高中而回。 20折寇 淮安久攻不下,金主派番使质问李全。番使见杨婆貌美,出言调, 李全大怒欲杀番使,番使乃限李全三日破城。 21遇母 杜母、春香逃难至临安,恰巧寻至丽娘居处借宿,杜母与
-
牡丹亭“起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贵阳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从昆曲到现代舞,再到芭蕾,近几年,《牡丹亭》成了舞台题材的新宠。7月21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中国剧院首演,标志着这部传世经典又有了民族
-
牡丹亭畔
-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花中之王——牡丹。牡丹之华贵富丽,用怎样的词藻去形容都不为过。气温转暖,大地苏醒,所有的种子开始萌动。桃花绽放出笑脸,樱花如雪般纷乱,蜜蜂扇着温热的翅扑腾——终于,牡丹登场了。牡丹花层层叠叠地开放,一朵便有一朵的气势,一片便有一片的繁华。杭城的看花人就是这样记住了牡丹。虽然牡丹在南方生长不易,但它在
-
醉酒牡丹亭
-
作者:杨木林 来源:临汾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世间,总有一些事令人激动难耐,总有一些人令人敬仰不已。戊子年中秋节前夕,我应挚友成梁贤弟之邀,到古县三合牡丹景区采风。期间的一个夜晚,皓月当空,凉风习习,我们哥俩围坐在丹阳园牡丹亭的小石桌旁,叫上
-
《牡丹亭》东渡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日版《牡丹亭》剧照,坂东玉三郎饰杜丽娘,俞玖林饰柳梦梅。
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
本报记者 何文琦
□ 三月的东京夜色中,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登上京都南座剧院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