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情之所钟 正在此辈--从丽娘到林黛玉
作者:单世联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林黛玉  爱情  贾宝玉  汤显祖  牡丹亭  柳梦梅  传统社会  至情  悲剧 
描述:.……心理的瞬间包蕴着漫长的历史成果,从丽娘到林黛玉,是中国历史上人性情感觉醒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广为人知、被文学教材一再引用作为欣赏心理杰作的文字,正体现出传统社会后期情
丽娘之梦的文化内涵
作者:金沙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牡丹亭  母题  叙事文学  基本模式  女子  汤显祖  时代变迁  固有模式  文化内涵 
描述:才子佳人,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核心母题之一。从诗经时代直至今日,才子佳人的定义虽随时代变迁有所不同,然其男女婚爱基本模式始终不脱小姐花园订终身,公子落难中状元的固有模式,《牡丹亭》亦不出
寻梦“牡丹亭
作者:邓若楠 刘冰  来源:投资有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  绝对值  绝对值 
描述:昆曲永远都是小众艺术,它不是娱乐层面上的,也不属于大众,它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它只属于小众,但是这个小众的绝对值却可以很大。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高晴宇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描述:16世纪末,中西方文学史上诞生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爱情名著。它们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未逃出“牢笼”的丽娘:从女性视角解析丽娘形象
作者:马洪波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女性视角  汤显祖  女性命运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自然本性  程朱理学 
描述:被称为汤显祖以"情"抗"理"杰作的《牡丹亭》,不过是汤显祖为女人设计的一个梦。丽娘由人成鬼、演绎人鬼情、由鬼成人的种种经历,是女性争取自由身份与话语权利之艰辛的见证,她一直没有逃出男权社会的"牢笼"。
“良辰美景奈何天” “姐姐”转性要演《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新《红楼梦》制片人李小婉携“宝玉”于小彤,“宝钗”李沁、“李纨”周毅、“柳湘莲”徐海乔等亮相蓉城,为“郁金香行动”做公益宣传。李沁表示,自己不会放弃昆曲本业,“一定会排演全本《牡丹亭
《西厢记》、《牡丹亭》:、黛、钗形象塑造的参照体系
作者:陈才训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宝玉  宝玉  黛玉  黛玉  宝钗  宝钗  参照体系  参照体系 
描述:,并暗示了她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孙菲菲出演《牡丹亭丽娘
作者:暂无 来源:石狮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日前,电视剧版《牡丹亭》对外甄选女一号“丽娘”,来自港台及内地的多位女星参与竞选,内地女星孙菲菲最终成为《牡丹亭》女主角,据制片方透露,古典气质是孙菲菲此次的制胜法宝。 新浪娱乐从《牡丹亭
璞画昆曲——《牡丹亭》组画
作者:暂无 来源:镇江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璞画昆曲——《牡丹亭》组画 □ 邵 彦 油画家璞生长在文脉悠久的江苏镇江,求学于“六朝古都”南京,199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沈行工教授),毕业后回镇江专事油画创作
牡丹亭而生 为丽娘而舞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任宏伟)11月26日~28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华丽上演。对于这台改自汤显祖原作的舞台精品,成都观众充满期待。而作为该剧女主角丽娘的扮演者胡琴心,相信大家不会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