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46)
报纸(1975)
学位论文(119)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3)
历史名人 (822)
按年份分组
2014(523)
2012(568)
2010(471)
2009(422)
2008(477)
2007(299)
2004(117)
2000(52)
1991(17)
1988(19)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8)
中国文化报(62)
齐鲁学刊(6)
戏曲研究通讯(6)
国学(3)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江苏教育(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数学大王(下旬)(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有情有趣演红楼:昆曲《红楼梦》折子戏小析
作者:张弘  来源:曹雪芹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折子戏  昆曲  曹雪芹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汤显祖  戏曲  创作理念 
描述:本文系昆曲《红楼梦》折子戏的编剧创作理念。文章从为什么以昆曲写《红楼梦》、为什么以折子戏写《红楼梦》、如何以昆曲折子戏写《红楼梦》三方面加以阐述,详细论述了本戏编剧的戏剧观及《红楼梦》剧本创作观。
驽马蹇行五十年
作者:江巨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十年  戏曲研究  民间戏曲  古代戏曲  牡丹亭  刘文龙  明清传奇  长生殿  剧目  汤显祖 
描述:大约三年前,《戏曲研究》两位领导,曾热情约我写一点关于自己从事戏曲研究的文字,刊于当代学人之列。听到这一任务,我自感谢他们两位及《戏曲研究》同仁的盛情好意,但我当即表白,本人才疏学浅,于戏曲研究只是边干边学。虽年已届"从心"之期,但
梦入游园品昆曲余韵悠悠:昆曲艺术简论
作者:高燕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余秋雨  牡丹亭  昆剧  长生殿  表演  戏曲音乐  族文化  细腻  汤显祖 
描述:遗产名录》,究竟昆曲有什么魅力让我们被赋予某种责任对他进行保护和继承呢?
论《牡丹亭》的和谐
作者:辜霞 甄山川  来源: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描述:本精神的和与中的.《牡丹亭》的和谐表现在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风格和人物的和谐、典雅与通俗的和谐、虚与实的和谐.
至情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赏析
作者:梁秀玲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赏析  赏析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所描写的是一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对人的情欲有了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为受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而达到了传奇
从《牡丹亭》的满园春色到《长生殿》的秋色斑斓,爱情花园走过
作者:孙旭红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学、戏剧中,花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场 所,涉及到爱情的作品往往伴随着花园的出现。在这些作 品里,花园或作为叙事的背景,或作为抒情的融媒,已不仅 仅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几乎是一个带有结构性寓意的 “意象”。中国文学、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和园林景象 剪不断、理还乱,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园林
人间爱情的升华:试论《西厢记》、《牡丹亭》和《长生殿》中的
作者:白雪 张宇霞 陈彦妃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爱情  爱情 
描述:人间爱情的升华:试论《西厢记》、《牡丹亭》和《长生殿》中的
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徐人忠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唐明皇  牡丹亭  杨玉环  爱情描写  杜丽娘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长恨歌》  安禄山 
描述: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徐人忠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一百年后,清初洪升创作了《长生殿》。因为该剧也有女主人公梦境的描写和鬼魂游踪的情节,故当时有人称《长生殿》是一部
同是“情”字,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作者:叶树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