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书法风格论
作者:陈宇 邹成  来源:书法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文艺思潮  汤显祖  独特  审美特质  浪漫主义  书法风格  艺术思想  表现主义 
描述:尚个性、尚表现、重情感的表现主义书法风格,并表现出拙、重、厚、大、古、媚的审美特质。
未知年在何处
作者:朱良志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诗  对联  格调  未知  竹子  人生境界  晏殊  小亭  记忆  竹林 
描述:苏州沧浪亭有一小亭,亭廊柱上题有一副对联:未知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亭子不大,景致也无特别之处,但这副对联却令人难忘,只是觉得放在这优雅的处所,格调过于冷峻,对联中包含着中国人深邃的智慧。
从陈自的胎教论说起
作者:周一谋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  《妇人大全良方》  胎教音乐  传统胎教  胎儿听力  胎儿生长发育  医学教授  孕妇  妇产科  医学家 
描述:对胎教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现将有关原文摘引如下:
传奇散论
作者:叶晓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自我技术  王国维  散论  戏曲研究  宋元戏曲  文化语    牡丹亭  汤显祖 
描述:序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然何以骚独钟于楚,赋独钟于汉?骈语独钟于六代,而诗独钟于唐?词独钟于宋,曲独钟于元也?每读至此,总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的恍惚。
《四文献集》
作者:张骁飞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  王应麟  诗文别集  《年谱》  生平事迹  文学成就  学术思想  创作观念 
描述:本书是王应麟著作集成的诗文别集分项,含《四文献集》5卷、《深宁先生文钞摭余编》3卷、《词学指南》4卷、《年谱》3种、《补遗》1卷,较全面地反映了王应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创作观念及学术思想
陈自国画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自国画作品
师应是研究者
作者:任勇  来源:新教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上签个名了事;有些教师只选容易做的,不考虑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些教师选题太大,根本无能力研究。
当代高僧晹法师
作者:蔡蕙明  来源:中华儿女(海外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佛教界  宁波天童  阳法  佛教协会  日本曹洞宗  高僧  佛学院  中国宗教  和平会议  香港 
描述:当代高僧晹法师
论《牡丹亭》在晚的传播与接受
作者:李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  接受 
描述:品的传播接受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适宜的历史情境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王学左派的兴起为《牡丹亭》的传播接受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颇为盛行的娱乐风气及戏曲地位
儒学的中心课题
作者:杜维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描述:儒学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宋儒学,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宋儒学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儒学的发展来看,是儒学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