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玉刍议
-
作者:张明华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代玉器 周礼 新石器时代 历史时期 良渚文化 制作工具 中华民族 技术发明 用途 十三经
-
描述:玉器,是唯一伴随中华民族整个历史时期至今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始,一直沿用了近万年。先因打制工艺粗糙未显其特殊而与石头同被制作工具;后因磨制技术发明凸显其
-
周礼与孔子之礼浅说
-
作者:尤元梅 赵中华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孔子之礼
-
描述:在中国古代,作为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是广泛而又重要的。"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
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
-
作者:刘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
-
高诱引《礼》考
-
作者:何志华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诱 周礼 礼记
-
描述:》者)。高诱生在东汉,其所见书盖?近古,据高《注》引《周礼》、《礼记》以比勘今本,考其异同,或可推知二经之古本旧貌,於二经之有斠雠,不无裨益;反之,两书高《注》引录二经文字有因历代传钞而讹误者,亦可据二经今本斠正之。本文尝试辑录两书高《注》引《周礼》、《礼记》例,以比勘今本,并作校释。
-
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
-
作者:刘丰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
-
牡丹亭将重展英姿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将重展英姿
据新华社南昌5月6日电历史文化古迹牡丹亭今年内将在江西大余县境内重现。
牡丹亭是我国古园林建筑精华,文化艺术瑰宝。明万历年间,大文学家汤显祖以牡丹亭为背景,创作了千古名剧
-
《牡丹亭》重言词研究
-
作者:曹传梅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言词 重言词 词类 词类 形式 形式 音节 音节
-
描述:穷尽性考察,对<牡丹亭>中的114个(本文数据均除去重复使用情况)重言词从词类、形式上、音节上作了具体分析.
-
王安石重师
-
作者:董薇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重师
-
重评柳永
-
作者:卢东磊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宋代词人 晏殊 民间词 市民阶层 长调 歌妓 才子词人 铺叙手法 五代词
-
描述:相对来说,贵族文人的词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歌筵舞榭,茶余饭后的消遣工具。作为晚唐、五代词代表作的《花间集》几乎千篇一律地抒写绮靡生活的逸事闲愁,词作里看不到时代的影子。 宋王朝建立之始,就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中,一方面民族矛盾很尖锐,北宋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一再受挫,屈辱求和,国内屡次暴发相当规模的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北宋王朝
-
重论康有为与今古文问题
-
作者:汤志钧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今文经学 孔子 周公 古文经学 今古文 教学通议 周礼 维新变法 六经
-
描述:康有为利用今文经学,宣传维新变法,已为人所公许;康有为早年酷好《周礼》,尊事周公,却未为人注视。康有为是一八八八年第一次上书之后,才崇奉今文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师承有绪。他的由尊周公到尊孔子,由好《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