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质疑,亟待提高的能力
作者:梁海军  来源: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质疑  质疑能力  教学方法  创造能力  创造性能力  心理状态  陆九渊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育  开放式 
描述:遇到问题当场质疑的学生中 ,小学生占 13.8% ,初中生占 5.7% ,高中生仅占 2 .9%。而在课外 ,能够主动质疑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陆九渊 )这种“无疑
心性的意义: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
作者:张茂泽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论  宋明理学  蔡方鹿  中国哲学  心性之学  道德理性  体用  人的主体性  思想渊源  陆九渊 
描述: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将宋明理学心性论分为四个阶段,即北宋(邵雍、张载、二程)、南宋(胡宏、张、陆九渊、朱熹、杨简、功利学派的批评)、元代(许衡、刘因、吴澄)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
提倡学术交流
作者:梁多俊 张有京  来源:云南学术探索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  科学研究工作  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会议  学术讨论会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际学术交流  陆九渊 
描述:7年,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要提倡学术交流。”①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他说:“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O邓
陈白沙道论的实质及其特点
作者:韩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白沙  “理”  道论  “心”  中国古代哲学家  陆九渊  庄子  孟子  哲学思想  本体论意义 
描述:本文通过探寻陈白沙道论的渊源、内涵及其特点,认为陈白沙试图把儒家内部倾向于道、理与心、性的两种思潮融合起来,同时又从老庄、禅宗那里得到启示,形成了自己的道论思想。因而成为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儒。
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及影响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学说  陆九渊  陆学  心学  本心  派别  开创者  流传  倡导 
描述: 象山学说是由南宋陆九韶开启、陆九龄倡导、陆九渊集其大成,以“发明本心”为其理论宗旨和特征的思想派别,在这个“心学”的创立和传播中,陆九渊的功劳最大,因九渊号“象山”,故称象山学说;又因开创者为九渊
王阳明的心学与美学合论
作者:安民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美学思想  心学  中国传统美学  陈白沙  心理学  心理美学  陆九渊  《传习录》  人格美 
描述:”,这是宋明心学的做圣之功,而达到人格美的高度修养。“当求诸心,虚明静一”这八字,是陈白沙与王阳明的心学要领,这里明显地有着禅学之烙...
周敦颐与道教
作者:蔡宏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道家思想  陆九渊  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  道家影响  一阴一阳之谓道  《通书》  《易传》 
描述:周敦颐与道教
来函、来文摘登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即理  心育  哲学思想  象山先生  陆九渊  理论基础  心学  道德规范  道德法则 
描述:来函、来文摘登
杨简学行与慈湖书院
作者:胡绳系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简  书院  陆九渊  慈溪  宋高宗  浙江  进士及第  象山  主观唯心主义  公元 
描述:进士及第,初官浙江富阳主簿,遭母丧去官,后历任浙江嵊县、江西乐平知县,以兴学训士闻于朝,乃召为国子博士。旋被贬于广西全川,复起用为兵部郎。宁
象山书院大事年表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大事记  贵溪  天山  讲学  大事年表  教育科研  明万历  登山 
描述:大事记门人彭兴宗去贵溪应天山访问朋友,因登山游览,见“陵高而谷邃,林芦而泉清”,于是与诸友商议,迎请陆九渊来此讲学。陆九渊以祠禄官闲居故乡,很想办一所书院。接到彭兴宗邀请之后,登山游览,深感满意。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