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贰”
-
作者:黄彪 来源:云南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左传》 《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 《新华字典》 汉字 先秦文学 发展演变 语文工具书 《周礼 引申义
-
描述:说“贰”
-
说“示”
-
作者:雷汉卿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符号化处理 “象” 少数民族宗教 《周礼 甲骨文 语言哲学 引伸义 万物有灵 江苏连云港 词源义
-
描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类学、考古学资料,用文化观点揭示《说文》“示”字说解所包含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示”字构形取象之理,力求从文字演变角度说明神主由旷野进入庙堂的历程。
-
说“乏”
-
作者:臧克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义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 俞正燮 小尔雅 意思说 正部 陆德明 《周礼
-
描述:“乏”字在《说文》归《正部》,被理解为与“正”字相反的一个字;古代经书中说“反正为乏”。我们只有先弄清楚“正”取象于什么东西,才可能认识“乏”是如何“反正”的。 “正”在读平声(zhēng)时
-
说轻闲
-
作者:胡庆军 来源:求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白居易 欧阳修 诗作 皎然 郑谷 苏轼 陆游
-
描述:落钓船”。白居易的“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欧阳修的“无穷兴味闲中得”。牟融的“黄金难买一生闲”等等。无不是咏轻闲的丽诗佳句。[第一段]
-
字说
-
作者:龚令民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史 陈寅恪 太阳 许慎 代表 英国人 说文解字 化成 天地人
-
描述:如果你问英国人,太阳为什么是sun,他肯定答不上来;同样的问题假如你问中国人,估计只要上过学的都觉得你挺无聊。记得小学一年级刚识字那会,老师就不厌其烦地说,日最初是一个带点的圈,圈代表太阳,点代表
-
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
作者:张卫东 来源: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书本 迷信 孟子
-
描述:“尽信书不如无书”,意即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语出《孟子·尽心下》,宋代陆九渊也有“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
-
黄鹤说
-
作者:张泯刽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黄鹤说》
-
描述:我来,因为这里 芳草萋萋,江涛拍岸 有龟蛇之峰可栖 高山流水可伴 自由散步或亮翅云间
-
也说“鸡兔同笼”
-
作者:裴玉打 来源: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适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龟 假设法 黄鹤 邮票 湖边 已知条件 问题 分析 实际 求解
-
描述:-70=24(只)脚,为什么实际的脚数会多出来呢?原来是把其中的兔子也假设成鸡了,每只兔子4只脚,比鸡多2只,1只兔子多出了2只脚,共多出了24只
-
自话自说
-
作者:彭先诚 来源:中国画画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宾虹 王安石 木芙蓉 虚灵 高古 用笔 花瓣 玉兰花 境界 笔法
-
描述:空,空不异色",这是诗境,亦是画境。"墨沈留川影,笔花传石神"(唐志契《绘事微言》)。笔不滞于物,留有余地,才能笔笔虚灵,又笔笔写实,才能为物传神,抒写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
“稗官”说
-
作者:潘建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 稗官 行政职能 待诏 刘向 《汉书》 街谈巷语 《周礼》 《隋书·经籍志》
-
描述:本文通过对“稗官”一词的真实含义及其自周至汉的演变的考辨,指出尽管《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家”与今天小说概念全然不似,但汉魏六朝小说的作品内容,却与之存在着合理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