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02)
报纸(686)
学位论文(188)
图书(147)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01)
地方文献 (29)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4)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67)
2011(532)
2010(515)
2009(457)
2006(343)
2004(226)
2001(224)
1993(124)
1975(42)
1957(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6)
抚州师专学报(79)
文学遗产(35)
文汇报(17)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用“翻案法”
作者:张福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  宋人  唐诗  唐人  宋诗钞    桃花  王安石  技巧  东西南北 
描述:可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为了不落前人窠臼,又提出点铁成金之说,往往变唐人诗意而用之,既夺胎又换骨。于是乎,你的东西也就变成我的东西了。这正是宋人极聪明处,也是宋诗变唐诗,而又有别于唐诗之处。
老木匠品
作者:刘启华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木匠  后花园  模型  宰相  宋代  传说  设计  沉思  制作 
描述:传说宋代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为了慎重起见,老木匠先制作了一套模型,拿来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沉思了一会儿,在模型的后花园墙
趣话酒色财气
作者:张雨  来源:老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文学史  幽默诙谐  大学士  宋神宗  王安石  禅师  宋朝  哲理  无穷 
描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酒色财气。这些幽默诙谐,富含哲理,读来妙趣横生,兴味无穷。宋朝时,大学士苏东坡经常和好友佛印禅师谈论诗文。有一次,说起酒、色、财、气这个话题时,两人的意
宋代哲理杂谈
作者:董水龙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  艺术修养  人生哲理  苏轼  诗趣  庐山  王安石  杨万里  理趣  诗歌 
描述:性,又富含哲理,诗趣和哲理一并表现得那么含蓄、自然,不露痕迹。且看苏轼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名人谜拾趣
作者:林林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端木蕻良  自由诗  邵燕祥  《红楼梦》  后花园  宋代文学  咏物诗  十味中药  谜语 
描述:名人谜拾趣
致用拾零
作者:李金玉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鸟兽草木之名    王安石  木兰花  词的形式  街对面  赋诗言志  店家  联想力  古典文学 
描述:孔子劝他的学生和儿子学时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无以言。”意思是说的功用很多,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
两首登高的不同意境
作者:李世顺  来源:财会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王安石  飞来峰  赵朴初  中国历史  领导干部  政治家  文学家  社情民意  方针政策 
描述: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学家。有一次他登浙江杭州飞来峰,来到了位于峰巅的千寻塔,极目远望,意气风发地写下了一首:“飞来峰上千寻塔,闻听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说说咏史中的翻案
作者:星汉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  翻案  历史人物  少数民族  王安石  成吉思汗  王昭君  班固  各民族  变体 
描述:法的范例。“创成一体,垂
画世界
作者:吴海燕 吴金玉  来源:阅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阳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世界  屠苏酒  寓意深刻  北宋  瘟疫  桃符  农历 
描述:画世界
从“眼”说起
作者:浪波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赏力  文眼  境界  读者  例证  心灵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作者 
描述:古人论诗,有“眼”之说。东坡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眼亦自工识拔。”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但是具体到一首或一句,所谓“眼”,则是指篇中凸现主旨的某一句(一联)或某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