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76)
报纸(629)
学位论文(173)
图书(150)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47)
地方文献 (8)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492)
2010(493)
2006(320)
2004(220)
2002(228)
1996(220)
1979(38)
1956(7)
1954(2)
1934(14)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72)
历史教学(17)
史学集刊(8)
辽海出版社(4)
中华书局(2)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2)
今日中国出版社(2)
清华周刊(2)
山西古籍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穿着破衣报的养蚕人
作者:王娟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蚕  《泊船瓜洲》  思想教育  王安石  文学家  北宋  郊行  手巾 
描述:穿着破衣报的养蚕人
古人拒贿诗联拾零
作者:王一乙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联  科举考试  主考官  地方官  古人  砚石  北宋  黄金  永乐年间 
描述:古人拒贿诗联拾零
苏东坡错续诗
作者:辛云美 王清萍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文学家  菊花  北宋  散文  落黄  学校  黄州 
描述: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诗、散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有一次他登门拜访王安石先生,当时王安石不在家,管家便把苏轼引入主人的书房用茶、休息。苏轼在书房里,边品茶边欣赏主人书房里的名人字画。忽然,他发现王安石
沉睡千年重奋起——中国的崛起之路
作者:凌天山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东京  开封市  北宋  衣着  都城  中年人  改革家  王安石  朴素 
描述:夕阳依旧灿烂 1058年,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郊外,一位中年人衣着朴素、气度轩昂,这就是一代名臣、改革家王安石。他打量着眼前气势壮丽的皇城,不禁慨然诗曰:"……禁柳万条金细捻,宫花一段锦新翻。"
欧阳修善于简括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简洁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  王安石  文坛领袖  同事  苏轼  北宋  语言 
描述:语言大师们认为,“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是智慧的结晶”。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有一天,欧阳修和几个同事出游。一个同事骑的马
香港佳士得2003年秋季拍卖会落槌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拍卖行  苏东坡  书法  中国古代  中国艺术  王安礼  王安石  香港  范祖禹 
描述:臣、王安礼、苏颂、曾布、范祖禹、张舜民、孔武仲、李时雍。叶清臣曾议范仲淹,范被徙。王安礼乃王安石三弟,曾力救苏东坡。曾布乃曾巩弟,后与蔡京不相容,罢知
《京本通俗小说》探考
作者:聂恩彦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探考  通俗小说  残本  西山  妆奁  定州  绍兴  学术界  北宋 
描述:《京本通俗小说》,是现存较早的宋话本小说汇集,原本几卷,由何人、何时、何地编辑汇刊,都无从查考。据缪荃孙先生在《跋》文中称:一九一五年,他“避难沪上,索居无俚”,于“亲串妆奁中”发现了这个“破烂磨灭”的残本,除“《定州三怪》一回,
《游褒禅·山记》浅析
作者:杨开达  来源:昆明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作者  方式方法  北宋  积贫积弱  自然段  十七年  宋仁宗  临川 
描述: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南宋初的范汝为起义
作者:华山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汝为起义  农民起义  方腊起义  宋高宗  北宋  食货志  绍兴  政权  王安石  大地主 
描述:从开始到全部结束,就达两年半之久。在宋代的无数起义中,时间要算比较长的一次。起义地点是在福建,而福建是临安政府的後门,所以这一起义,直接威胁到南宋政权的背面。在内外夹攻中的南宋政权,曾在这一起义中看出了它的重大危机。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指导之下,南宋政
宋代北方的淤田
作者:周宝珠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淤田  王安石  提点刑狱  熙宁  宋会要辑稿  开渠  黄河沿岸  山西  北宋  宋神宗 
描述: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宋史卷351程师孟傳)于是便在绛州正平县南董村劝民得银一千八百缗,买地开渠,引马壁谷水淤瘠田五百余顷。另外在其他九州二十六个县内,凡有“天河水”及泉源处,“亦开渠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