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王心学研究》评价
-
作者:王佃利 白如祥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佛道思想 无善无恶 陆王 儒家思想 本体论 比较研究 陈献章
-
描述: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王心学研究》评价王佃利,白如祥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宋明理学一直是令人注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对心学的研究,近年来亦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刘宗贤先生所著《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就是其中具有突破性的...
-
龙虎山简介
-
作者:汪维炎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虎山 古典小说 王安石 江西省 陆九渊 陆象山 张道陵 道教 微波 贵溪
-
描述:耿相望。清池漾微波,暖翠团前障。”龙虎山下的上清古镇,是历代张天师居住的地方,至今“嗣汉天师府”还是古木参天,曲径回廊,朱檐丹柱,金碧辉煌。这里有元朝铸遣的重迭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铜钟及其他古迹,供人观赏。从龙虎山顺泸溪东下,就是
-
有益的探索 可喜的成果——《南宋陆学》评介
-
作者:卢广森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学 陆九渊 思想史研究 张岱年 学术价值 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院
-
描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崔大华同志著的《南宋陆学》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教授为本书作了《序》,肯定该书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对宋代思想史研究做出了有益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果。
-
论宋明道学中的本体功夫思想
-
作者:屠承先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道学 本体功夫思想 “理” 王阳明 《朱子语类》 道学家 “主静” 本体论 陆九渊 天人合
-
描述:要存在于宋明时期,所以我们主要把它放在整个宋明道学的范围系统和理论结构中进行探讨.
-
科举制度与宋代士大夫阶层
-
作者:郭学信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士大夫阶层 人生价值取向 范仲淹 科举考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地主阶级 学派 陆九渊 知识分子
-
描述:科举制度与宋代士大夫阶层郭学信宋代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其社会地位、精神风貌都表现出与宋前士大夫阶层许多不同的特质,这固然与宋代的社会环境有关,但亦与科举制度密切相联。正是伴随着宋代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细密周全,一个在政治地位整体面貌与观念方...
-
“交错”辞格简论
-
作者:彭占清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错 辞格 句子成分 语法关系 陆九渊 修辞效果 构成 分层次 结构相 并列
-
描述:渊《送宜黄何尉序》中的:
-
王守仁“心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
作者:刘建国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心学 “心” 《传习录》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内部结构 “理” “知行合一” 自然界
-
描述:这个“心学”体系,不仅在我国明代曾一度占统治地位,对近现代哲学有深远影响;而且东跨白山、黄海传入朝鲜、日本,形成盛行一时的国外阳明学派.本文试图对其“心学”体系的结构作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同志们.(一)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一定的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王守仁的“心学”体系反映了明代的时代面貌.王守仁生活在明代中叶社会矛盾日趋
-
陆学特质及其历史命运
-
作者:顾春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目的 “理” 天人同一 心即理 道德知识 道德品质 教育活动 教育本体论 教育方法论
-
描述:陆学特质及其历史命运顾春全祖望在《象山学案》中说:“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列其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也最广。”陆九渊于南宋之林立学派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陆氏
-
先秦仁学与宋代理学——兼论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作者:孙以楷 陆建华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气质之性 儒学发展 陆九渊 孟子 人性论 仁学 由天而人 本体论 性与天道
-
描述:一二年,虢史语),则昭示人类意识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人不再以天帝鬼神为活动中心,从此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前台。这样,哲学最终挣脱神学脐带,叫开生命之门。中国哲学直接诞生于“乱世”。“天道远,人道逸”以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于产语),且社会震荡、人无以立,中国哲人无暇顾及遥远之“天道”,急于为自己、为他人找寻安
-
从心理学角度析理学中的理欲辩
-
作者:汪凤炎 来源:心理科学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角度 理与欲 陆九渊 理学家 “理”与“欲” 理欲 朱子语类 程朱理学 天理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
描述:理学中的理欲问题,包含了理的内涵、欲和人欲的内涵、理与欲和人欲的关系及对待理与欲和人欲的态度等四个子问题,若想弄清理欲辩的真相,就需对这四个子问题进行探讨。1“理”的内涵综观理学家们对“理”的论述